返回第732章 文字狱(1 / 2)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首页

第732章 文字狱

{这就是问题所在……}

{这就是清朝皇帝的问题所在。}

{如果说明朝皇帝是被祖宗光耀天际的武功遮住了双眼,那清朝皇帝就是自欺欺人的闭上了双眼。}

{乾隆难道不知道议罪银的危害吗?}

{他比谁都清楚!}

{乾隆五十五年的皇帝八十大寿,内阁学士尹壮图上了一道折子说明了议罪银制度的弊端甚大。}

{尹壮图的折子里说的很清楚,议罪银实际上助长了官员们违法乱纪之风,纵容了贪污腐败的蔓延。地方政府出现的巨额财政亏空的财政赤字,也与议罪银制度的实行有关。}

{因为议罪银的存在,素来贪污之人更可以胆大妄为,盗用公款,反正日后查出来,罚点银子赔上就完了。}

{而清廉之员因为财政紧张,难保任内不出现亏空,因此不得不曲意结好属下,以求身后出现亏空时得到他们的帮助。}

{乾隆提笔批道“不为无见”。}

{乾隆很清楚议罪银制度确实易生弊端。}

{但他认为自己的英明一如既往,能够把这个制度的弊端降到最低限度。}

{因此笔锋一转,言:“朕以督抚一时不能得人,弃瑕录用,酌示薄惩”。}

{在自我辩解完之后,乾隆又提出一个问题。说凡言一事,要有据才能有理。}

{你既然说各省督抚以罚银为名,派累属员,使仓库多有亏缺。那这是你尹氏的主观臆测还是有实在证据?}

{大清正当全盛之日,怎么会出现“仓库多有亏缺”的败政?}

{两人就这事扯皮,乾隆还把文书公布于众。}

{不得不说,清朝皇帝真的很爱公布与大臣的往来文书。}

……

大汉。

刘邦思之,真是令人失笑。

“你让无职无权的京官去抓地方官们的犯罪实据?”

“乾隆啊……你真的老糊涂了。”

吕雉轻哼一声,道:

“糊涂?他精明着呢。”

皇帝熟知官员们往往既图敢言之名,又不肯得罪人。

所以其议论读起来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但细究起来,却不牵连具体的人和事。

而且皇帝既然如此说,说明拒谏之心已显露在字里行间。

这时,聪明人的应对无过于及时转舵。

及时回复说自己并无证据,建议也确实荒唐,经圣上教育已经恍然大悟什么等等的。

虽然丢了面子,却可以安全保身。

“就是不知这位大臣最后结果如何。”

……

大汉·文帝时期

“和珅将议罪银制度化,就是为了给皇帝弄些零钱。”

刘恒修补着手里草帽,淡淡道:

“数量巨大的罚银由此滚滚流入皇帝的小金库,用于皇帝的额外开支,比如南巡路上用,生日时的赏赐。”

“如果没有这笔银子,皇帝的手头马上会困窘起来。”

“一个是远在天边的财政亏空。”

“一个是近在迟尺的悦目赏玩。”

“老皇帝会选哪个,显而易见。”

刘启看着刘恒手里的草帽,嘴里叼着半根,盘腿托腮道:

“但要说老了如何如何……大父也不这样啊?”

刘恒手中动作一顿。

阿父吗……

“因为高祖挨过毒打。”

刘启:?

……

前面说过,乾隆中期以后有大体四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人口的激增、土地兼并加剧和高利贷盘剥、政治腐败和财政的严重拮据。】

还有大兴文字狱和大规模禁毁图书。】

……

天幕上。

皇帝坐在龙椅上。

阳光照射在他的脚前。

而在皇帝脚下,一张张白纸散落满地。

……

严格来说,文字狱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稀奇。】

例如,司马迁外孙杨恽因故被汉宣帝下狱,后被免为庶人,其友人“安定”郡太守孙会宗劝其应当闭门思过,不应宾客满堂,饮酒作乐,杨恽给孙会宗写了回信,这就是《报孙会宗书。】

最终杨恽再度被告后下狱,而从其家中搜出的《报孙会宗书中多有对皇帝的怨恨之词,因而令“宣帝见而恶之”,最终被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而腰斩。】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有几分懵逼

“啊?”

“我吗?”

许平君也有几分惊奇,随后掩嘴轻笑着。

刘病已觑着眼,瞧着她。

“笑什么呢?”

许平君又抬眼看了一下,低头笑道:

“我笑着,他究竟是骂了多难听。”

“让你成了你最讨厌的那位。”

刘病已微愣了一下。

我最讨厌的那人……

反应过来就是脸色一黑,没好气道:

“那肯定是因为他犯了大不敬之罪!朕要保持天子威严!”

许平君又看了一眼,笑出声道:

“你这样说,更像了!哈哈哈!”

刘病已黑着脸瞅着他。

一旁的小刘奭一抹鼻涕,扔掉手里的木剑,屁颠屁颠跑来抱住阿母。

“谁啊?阿母,阿父讨厌谁啊?”

刘病已目光不善的看着小兔崽子。

“哦?你很想知道吗?”

“来!阿父告诉你!”

……

又如宋朝典型的文字狱就是苏轼所遭遇的“乌台诗案”,受牵连的包括苏轼亲属门生等共二十余人。】

宋徽宗崇宁年间,为了全面禁毁包括诗歌在内的“元祐学术”,特建立“元祐党人碑”,被列入碑中者最多达三百人。】

到宋高宗,为了全面禁绝私史,更是大肆制造文字狱,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远远超过北宋。】

凡“一言语之过差,一文词之可议,必起大狱,窜之岭海”,如胡铨、李光、赵鼎、张元干都受到或流放或拘押的处分。】

……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也是十分无奈了。

朋党政治带来的一个后果便是文字狱。

但文字狱只能查处形诸文字的不同政见者,却不能禁绝同时代士人停止思想与发表议论。

所以,文禁升级为语禁是必然的。

最后就是扩大为因言获罪。

“惶惶不安。”

……

再如,洪武年间,杭州教授徐一夔给皇帝上贺表,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语,本是臣下颂扬圣上之辞,却被朱元璋锻炼成文字狱而被处以死刑。】

朱元璋鉴表后所说:“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薙发也。则字音近贼也。”】

因为朱元璋幼在民间,曾经做过和尚剃过发,于是遂被认为是影射之大不敬行为,构成文字狱。】

出现次数最多的敏感词是“则”字。】

因为“则”在淮西方言中发音与“贼”同。】

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因所作《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句被杀。】

桂林府学训导蒋质因所作《正旦贺表中有“建中作则”被杀。】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因表内有“垂子孙而作则”句被处死。】

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为按察使作《贺冬表,因表内有“以则天下”句而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