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郝思文、张清、酆泰,四个人各有特色,但是总的来说,凑不出一个赵鼎出来,也就是在教化地方上,属实不是强项,所以商量来商量去的,最后也没啥好办法。
“高丽半岛现在怎么样了?”王烨问道。
酆泰原来在左军做都指挥使,李彦仙做了左军都统制之后,酆泰又跟着帮扶了一阵,然后便从军伍退了出来。
毕竟四十多岁的人了,原来也是主要靠能打和义气领兵,如今身体开始往下走,也就给邵云腾个位置,那是不错的后辈,领兵比自己合适。
而郝思文和张清,则是一直在高丽半岛,天辉军整编之后,原来常年驻守高丽半岛的天辉军,基本就原地解散,分散到了高丽半岛和辽东半岛本地驻守部队中。
原主要将领,鲁智深去了刘锜麾下,郝思文和张清则是转任地方部队。
所以王烨的问题,郝思文先开口回答:“之前陛下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高丽半岛,十年便差不多把人树了,高丽族裔长大成人,与我汉家儿郎无异。半岛算是安稳了,若是火车建成,之后也能慢慢把驻军规模缩小。”
“各处都要钱,火车就没法修快,不过如今燕京到丹东倒是方便了许多。”王烨道。
张清:“如今高丽族和汉族通婚的不少,百年之后,当无两族差别。”
“嗯,坚持移风易俗,又同根同源,早晚不分彼此。”王烨道,最关键实际就是教育,“既然高丽半岛安稳,郝兄和张兄留在半岛便屈才了,所以才调二位来此。”
“陛下既然需要,自当用命。”郝思文道。
“两淮之间,中军和左军都不合适长期驻守地方,野战军序列和地方军序列,本就是要分开的。”王烨解释道。
也是在长江淮河之间巡视之后,王烨才下定决心,抽调郝思文、张清、酆泰过来。
这三个人有一些共同之处,首先具备一定的统帅能力,这是基础,二来又都慢慢的从野战军中退了出来,无论是因为年龄,还是因为其他,终归是不在野战军序列。
当然,张清有点不一样,他不是年龄问题,而是纯纯的从梁山到齐国,都没发挥好。
这三人个人品德也过硬,还有就是脾气基本都还好,性格稳定。
当然,最重要的是忠心。
“咱们齐国军伍编制,基本无碍,两淮之地既下,转地方守备部队负责卫戍,才是正理,我三人既然合用,不是正好。”酆泰笑道,意思是陛下不用解释这么多的。
王烨笑了笑,人家可以无怨无悔的做事,但是不能解释都不解释的,这不是做事的道理。
“如今这天下愈发清晰,只说咱齐国,杜老大还在进攻蜀中,剑门关已下,早晚能拿下;
曲端在打襄阳,短时间内恐怕打不下来,但是整个南阳盆地是已经拿下了的;
西域那边,刘锜也在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丝绸之路基本算是通了,就是耶律大石打的有点凶猛,一时之间,生意不好做;
北面金国,被岳飞打了一波狠的,草原十年之内,应该都不会有大问题···”王烨顿了顿,道:“所以如今最重要的,便是一统这天下,如今因为两淮之间,不太安稳,所以我受了南宋的降。但是只是权宜,自古以来,南北对峙,若是以淮河为界,大概可成,想以长江划河而治,没有那样的先例。”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嗯,氛围到了,就表个忠心。
王烨说了那么多,总结来说,也就是这么一句话的事。
天下已无对手,安稳两淮,然后咱们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