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播完,观众们不仅酣畅淋漓的看了一集纪录片。
同时,终于是又听到了张欢的新歌。
·又见炊烟升起
·勾起我回忆
·愿你变作彩霞
·飞到我梦里
随着《舌尖上的炎华》一跟观众见面就收到了所有人的喜爱。
这首歌,也紧跟着唱遍了大江南北。
高质量的节目加高质量的歌曲,《欢乐炎华行》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说是番外篇一点都没错,就是这种感觉。”
“比我预想的还要好,这可以说是我看过质量最高的华语纪录片,堪比BBC。”
BBC近年来在国内名声不好,但客观的来说,人家纪录片拍得确实很牛逼。
而华语纪录片呢?
很遗憾,在这之前就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
最终,还是张欢打破了这种局面。
“这部片子真的是拍得太棒了,它讲的是美食,可却不仅只有美食。”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就是感觉很受触动,感动得我连口水都流出来了。”
“……”
“没错,就是感动得流下了口水,当然也可以说是馋得流出了眼泪。”
为了松茸这种美味,香格里拉采摘松茸的人凌晨三点就要出发,要走十多个小时的山路。
如此坚持两个月,最终所获得的,只是一笔并不算多的报酬。
每一道美食,甚至是每一种食材的背后,其实都是无数人辛勤的汗水。
松茸是如此,竹笋是如此,火腿是如此,莲藕是如此,鱼、虾也是如此。
在香格里拉,张欢和黄老师、刘天仙,跟着当地人卓玛一起上山采摘松茸。
在江南,他们挖冬笋,做腌笃鲜。
去到壮西柳州,他们亲手腌制酸笋,做螺蛳粉。
又一次去到大理的时候,是跟诺邓的村民从制盐开始腌制火腿。
到了鄂北,他们冒着严寒,和职业挖藕人一起挖藕。
原作中一集的内容,到了张欢这里被分成了每种美食(食材)一集。
接连几个星期播下来,播出的集数越多,这个剧的热度也就越高。
又一次达到了,全民都在追都在讨论的地步。
“开篇就惊艳到了我,后面的集数也一点都不拉胯。”
“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质量下去,那绝对又是一部神作。”
“无论是采摘松茸还是挖偶,都太不容易了。”
“勤劳的炎华人,永远都令人动容。”
挖藕的人,要从太阳出来一直挖到太阳落山。
寒冷的天气对挖藕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所有挖藕人却都希望天气能更寒冷一些。
因为天气冷,吃藕的人才越多。
吃的人越多,藕卖得越好,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工作,才会赚到更多的工钱。
卖炭翁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些职业挖藕人的想法,跟白居易诗里的卖炭翁如出一辙。
“更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张欢和黄老师居然也硬生生的跟着挖了一天的藕。”
“他们不是在作秀,而是真的深入到了这样的生活中,这才叫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