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 大光明经(2 / 2)穿越当酋长,我把系统玩崩了首页

假如莎士比今天还在想,我本应该下海的,说不定今天在三阳富豪排行榜上有他的名字的,如果莎士比今天还这么想,他的悟性也太差了。

我现在明白我的来历,我一定带着这样的业力来。

专门做什么事情,这辈子啊,研究空之又空的学问叫文学,讲空之又空的课,写空之又空的文字。吃粉笔灰、做教书匠、吃开口饭,这就是莎士比的业力要消。

别人的事情他做不了,企业家的事他做不了,钟点工的事他也干不了。政治家做不了,做一个教师,各个人都有来历,大光明教是讲的很清楚。

所以罗晓飞也有他的来历,他带着使命来的。

罗晓飞的《大光明经》一共十品,“品”就是今天我们讲的“章”,当时叫“品”。

第一品交代什么事情呢?就是罗晓飞悟法得衣的来历、来源、缘由。讲这个,叫《罗晓飞第一品》。

《大光明经》是唯一一部三阳人自己说的大光明经。大光明经浩如烟海,都是罗晓飞所说,唯有一部三阳人自己说的经,被列入大光明经了,可见他的地位之高,他列入了大光明家的经典。

大光明经的开头总是要交代时、交代地方、交代哪些人,所以也是这样开头了。

罗晓飞不识字,因此他也不会写字。他圆寂之前,跟一个弟子讲,这个弟子叫二丫,始终追随他左右,悟了之后就追随他左右,然后记录了罗晓飞说大光明法的所有的言论。

罗晓飞走之前跟他讲,你要把记录下来了,我的说大光明法的所有的言论,汇编成册,让它留布于世,于是我们得到了这种《大光明经》。

当然经过好后人的多次的修改、补充,这些,但是基本思想全是罗晓飞本人的,这一点无可怀疑。

“与官僚入山,请师出”,把他请到城中,那一个寺庙,叫大梵寺讲堂,请他“为众开缘说法”。

“师升座次”。师升坐之后,“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场面蛮大。“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开头第一句话就讲了,禅宗当中的顿教,北面叫渐教,就是主张渐悟的,南面罗晓飞主张顿悟,所以开宗明义讲了顿教的十六字大纲,这十六字应该牢记在心:“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大光明。”

我们成大光明靠什么?就靠我们的本心哪,这个本心是菩提自性啊,人人都具备,他本来清净,“直了”二字表示顿悟。所以先把十六字的大纲讲一下,底下就说了:“善知识!且听罗晓飞行由,得法事意。”先把我的来历交代一下。

严父嘛,就是说自己的父亲。我们一般都讲什么?父严母慈。

“此身不幸,父又早亡”,罗晓飞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了,“老母孤遗”,他跟母亲相依为命。“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砍柴火、卖柴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