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9章 做直播如何(1 / 2)老公的背叛首页

看了这些方式,似乎合适,又不合适。郑敏目前是既缺钱又缺时间,有没有一种快速的赚钱方法呢?

郑敏继续寻找,希望能有一个快速的解决燃眉之急的方法,又自己可以驾驭。突然眼前一亮。

当她打开一片介绍的,时候,她眼前一亮。文章是这样写的,虽然不长,但是很精彩。

为什么很多人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呢?

中国已经悄悄进入第五代商业时代了时代了,但是大部分人的思维还停留在第一代的时代,按照第一代的商业特点经营,虽然没有起色,但是累此不疲。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迷惘,以至于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了,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做什么更赚钱了!

甚至开始“病急乱投医”,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给大家指点迷津,希望看到的朋友从此一帆风顺,财源广进。

第一代商业时代:靠利润赚差价,主要靠实体产品,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卖方定价多少就是多少,市场竞争比较小。

这个时代大概是从9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一直持续到2002年,这是一个“产品”相对短缺的年代,此时劳动力充沛又廉价、资源的开发效率较低下、人们的需求也很粗放。基本上是市场上有啥就买啥,没有特殊的需求。就是一种居家过日子的状况。

因为社会需要产品去填充至各个角落,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就很重要,负责“生产”的就是各种工厂,负责“流通”的就是各种经销商、批发商、实体店、各种商家等等。那时候的物流还不是很发达,基本都是靠下家去上家那里去拿货的模式。

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各个集市上,有一些勤快又精明的人跑到浙江的工厂里去批发一些面料、被单之类的摆摊来卖,情况往往是每次都被一抢而空。货源短缺的样子,买东西都要托熟人。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看到这么漂亮的东西感到很新鲜啊,而且物美价廉。从来没有见过,不抢怕没有了,因为以前都是凭票供应的,没有票就买不到。

供求的状况在那个时代就是“卖方市场”。

这个阶段赚取财富的核心关键词是:差价,赚差价,赚到差价就是你的钱。

工厂赚取的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差价,经销商赚取的是产品从“原产地”到“目的地”的差价。零售商赚取的是卖给实际客户的“差价”。

每一个环节都大大的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维系了商业繁荣,支撑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财富。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

既然是“差价型”思维,商人比拼的就是消息的灵通性。不过,那个年代的通讯不是很发达,所以,获取信息差的成本和途径不太一样。所以,很多有信息的人,往往能拿到更低的价格。

温州人就从做小生意,在全国各地不断来往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各地的产品价格行情。甚至温州做生意的人遍布全国。比如广为人知的“温州烤鸭”,就是一个民间组织,温州人自发组织起来的。

而其中一部分温州人不再满足赚差价,他们开始从家庭作坊做起,自己生产各种产品,慢慢就发展成了工厂。人的脑袋是在不断的发展中有不同的变化的。你只要敢想,敢做,结果就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