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林启明想了想,决定还是不要冒进,他可不想当出头的那个橼子,不过也不用等太久,毕竟自己的考上就要回来了。
等老爹回来,林启明一定要给他们展示一波什么叫做启明的名义。
斟酌再三,林启明开口道:“你这个要求我暂时没法答应你,因为你也知道,你想如果国企这个事情太过于敏感,虽然只是个小摩托车厂,但背后涉及的政策信息那是深远的,甚至我拉你投资都是一时兴起,这会想想都有点不妥当。
不过你也别着急,”
娄晓娥脸色忽变,林启明笑着制止对方的话,“入股的事情我肯定是要去上报的,然后根据上边的意思在做决定。
但这个在香港的独家售卖权,我却是可以给你打包票,这个承包给你没问题,三年内香港只会有你一个经销商。”
话音落下,林启明有沉吟了一下,因为他有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由摩托车厂和娄晓娥共同投资一个新厂,其中摩托车厂出技术,娄晓娥出资,分成比例好谈,而且也是对于经济体制建设的一个探索,不过也不着急,回头和沈部长聊聊再说,到最后实在不行,不还有中信吗?荣氏财团从不打低端局。
得到答案,娄晓娥也冷静了下来,她这回也理解了林启明的不容易,风暴带来的伤害这会她想起来还有点胆战心惊,所以面对内陆的政策,她只有理解,支持,肯定,便再无其他想法。
她这身子骨可禁不起折腾,但这不也不是毫无收获嘛,入股不成,这不香港的独家经销商的身份搞到手了嘛,就是这三年时间有点短,
对于摩托车她是有信心肯定能赚到钱的,至于说赚多赚少,就到时候看她心情了,反正价格最后由她定,而且怎么定也比日欧外企的价格低,一句话优势在我!
但香港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嗅觉灵敏的商人,见到他这摩托车赚钱,肯定会有的打探门路,顺藤摸瓜,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切都瞒不住的,等合约结束,那些大资本挥舞着钞票上门,她这竞争力真不够。
算了,回香港的事情还是先缓上一缓,看看能不能再谈谈,入不了股,起码把合约的时间拉长一些啊!
等到娄晓娥离开,林启明也没有在摩托车厂多待,坐车径直朝着工业部赶去,没有拐弯去大本营,而是直奔上沈部长的办公室。
瞧着去汇报的白秘书,身姿挺拔,目光炯炯,仪表堂堂,林启明也忍不住感叹,怪不得都说中国的精英都在体制内,这话不错。
这位白秘书之前是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的办公厅干部,因为写的一手好材料,待人处事本事一流,沈部长听闻后,直接要了过来,担任大秘,一下子成为了工业部的二号首长,谁见了都得称呼一声白主任。
很快,白秘书就出门迎接林启明进入,虽然在工业部里上到副部,下到科长,对他都给予一定尊重,什么,没有办事员,什么牛马也配他白处长提?
但是一些注定是不用遵守这些规矩的,比如说,能去启明的名义当主角的林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