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易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快刀斩乱麻,彻底掌控住当前混乱不堪的局势。
哪怕因此背负冷血无情的骂名,成为众矢之的遭千人指责万人唾骂,也在所不惜。
易年做出清理朝堂这个决定时,就连与他关系匪浅的周晚以及有过接触的司马长顺都始料未及。
不过尽管周晚不清楚易年伤势的具体情况,但对于这位好兄弟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
在周晚看来,既然是自家兄弟下定决心要去完成的事情,那自己所能做的唯有全力支持。
即便易年最终的选择有误,周晚也坚信凭借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帮助兄弟将错误弥补回来。
反观司马长顺,表面上看似乎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然而当他发现负责执行的人竟然是周晚之时,心中不禁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因为他深知,周晚可不好糊弄。
要说对于北祁朝堂内部错综复杂的势力划分,易年或许还稍显模糊不清,但周晚对此却是了如指掌。
正因为如此,司马长顺心里非常明白。
如果自己胆敢借着易年的指令行半点以权谋私之事,妄图铲除异己,那么只要这种心思稍稍露出一点端倪被周晚察觉,哪怕只是让周晚手中的长剑在挥动时出现一丝一毫的迟疑,坐在高高龙椅之上的易年定然会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要了自己的小命。
因此,每念出一个需要处置之人的名字,司马长顺都不得不反复斟酌、深思熟虑,生怕稍有不慎便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好在,周晚从未出现了迟疑,易年也始终没有动作。
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临近傍晚时分。
司马长顺终于停下了口中不断念叨的差事,随时准备行动的周晚见状,也随之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此时此刻的司马长顺只觉得自己仿佛已经把这辈子要说的话都说尽了一般,喉咙干涩疼痛,甚至连吞咽口水都变得异常艰难。
这恐怕是他生平第一次念名字念到这般口干舌燥的地步。
不是生理,而是心理。
另一边。
周晚的身上以及手中紧握的龙鳞之上并未沾染半点儿鲜血,然而此时此刻的他,却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弥漫着浓烈得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息。
之前的大雨刚刚洗刷过广场,原本这里应该是一尘不染、庄严肃穆的所在。
可如今放眼望去,只见满地都是躺着的尸体。
尸体身下源源不断地有猩红的鲜血汩汩流淌而出,汇聚成一条条触目惊心的血河,缓缓向四周蔓延开来。
这往日里象征着至高皇权的神圣宫殿中的广场,向来以其高洁和庄重而着称。
谁能料到,此时竟然沦为了整个皇宫之中最为血腥恐怖的场所。
天空已然放晴,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大地上。
可是,即便如此,还活着的人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暖意,反而觉得周遭的空气比下雨之时更为寒冷刺骨。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如同残阳泣血一般染红了半边天际。
那一抹抹如血般艳丽的霞光映照下来,不仅没给人带来半点温馨之感,反倒让这满目的惨状显得愈发凄惨悲凉。
那些等候着死亡宣判、不知道厄运是否会降临到自己头顶的大臣们,一个个面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可言。
他们既害怕听到自己的名字出现,然后成为下一个惨遭屠戮的对象。
同时又担忧这漫长的等待会一直持续下去,令他们在无尽的恐惧和煎熬中崩溃。
对于很多人来说,死亡本身或许并不可怕。
真正让人毛骨悚然的,是这种面对死亡却无法预知何时来临的绝望等待。
这段等死的时光里,每一刻都仿佛被无限拉长,变成了一种难以忍受的酷刑。
那种悬于一线之间、命不由己的无助感,足以将人的心智彻底摧毁。
毫无疑问,这个下午对于在场的所有人而言,恐怕将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所经历过的最为漫长且难熬的时刻。
当然,在这群人中确实存在一部分深知自身性命无忧之人。
比如说金睿和司马长顺等早已跟易年暗中达成了默契的,还有那受到赵家大力支持和扶持的一些。
所以待到司马长顺停下来的时候,秦怀胤的死忠基本上无一幸免。
当然,这仅仅局限于朝堂之上,并不能代表整个北祁的局势。
要想将秦怀胤的所有势力连根拔起、彻底清除干净,绝非短短一个下午所能实现之事。
毕竟,秦怀胤的势力牵涉甚广,影响深远,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处决掉一批他的死忠那么容易。
这当中还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关系网、利益链条等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不过军权不用担心,而且朝堂上有周晚,朝堂下有赵公明,彻底消除秦怀胤残余势力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