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我走自己的路(2 / 2)一开始,我只想当个好编剧首页

要想让人家关注你,你首先得入圈。

也就是有人际圈子。

因为会写剧本的人多了,用谁不是用?

一般情况下,影视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肯定在自己的人脉圈子里找人负责剧本。

国内的电视剧市场,大概是从98年以后开始繁荣的,因为那时候电视台可以播出广告了,于是手里的钱多了,便下场主动购买电视剧。

所谓有了电视剧就有了观众,有了观众就有了广告,有了广告就有了钱,有了钱就可以建立更多的频道面向各种目标观众播广告,然后电视剧的需求量就进一步扩大。

为了扶植国产剧,有关部门又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使得国产电视剧的产量大幅度增长。

这样一来,会写剧本的编剧就供不应求起来。

那些成名的编剧为了接更多的活,便成立了工作室,他们负责把控整体质量,至于寻章摘句的琐碎工作,就有下面的非知名编剧或者写手来完成。

这就有了中戏戏文系学生的用武之地。

因为他们是该专业的学生,所以质量有一定的保证。

又因为他们是学生,所以听话又要价低。

当然,学生们能接触到的剧本,肯定是已经写好故事梗概的。

甚至是每一个情节点都已经罗列好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情节点塞内容。

主要是人物的对话。

从信息库里知道这种情况,现在现实中也遇到这样的事情,沈梦林已经明白,单纯的做编剧,很难有什么地位而言。

不管是现在,还是十几年后,似乎都是整个行业的最底层。

牛逼如芦苇老师又怎么样?

他经手了《霸王别姬》、《活着》。

结果张导、陈导功成名就,葛大爷、巩立等人也名扬四海,有几个知道芦苇?

后来又接手《赤壁》,吴宇森搭理他吗?

芦苇老师都这样了,其他那些编剧就更不用说了。

制片人可以改剧本,导演可以改剧本,甚至连演员也能改…

每个人都有跟组编剧。

编剧完全成了工具人……

脑海中有那个时空的记忆,让沈梦林坚定自己的信念。

被人无视的小编剧是不可能再做了的,这辈子也不可能做。

所以此时他已经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先当个作家,赚些稿费、版税什么的。

成名以后,再稳定输出一些适合被改编的畅销书。

等有几部小说被影视公司买走了,他就有了名望和一定的话语权。

再捣鼓几部高质量的剧本,自然就有人认真关注了。

然后他就能成为一个有话语权的编剧。

再往后他就自己组建班底,不但要做最有话语权的编剧,还要全程掌控拍摄权。

想到这里,沈梦林不但意志坚定起来,还有了力量。

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稿纸开始写了起来。

“梦林,你干啥呢?”

“写作。”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