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由于庞统整个人说得好听点有点犟之余,就是个混不吝的性子,没什么架子可言,这反倒相比诸葛亮更易得将领们的友谊。
再兼之,李基不久前才盛誉庞统为“三贤”之一,称之“凤雏”。
因此,庞统此番开口,却也是引起了不少反响。
如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徐庶等精于军略的智者,也是迅速就对庞统所言有了几分基本的认可与判断。
北伐同时涉及魏国与赵国,自然须有个先后主次的问题。
主攻青州与主攻兖州,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庞统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与迅速鲸吞整个青州相比,主攻兖州切断魏赵之间的联系,无疑要简单得多。
知北伐之大事,当慎之又慎。
北伐路线,更是涉及成败。
诸葛亮亦是当仁不让地出口建言道。
“禀丞相,庞统之忧并非空穴来风,且冬季距今已无多少时日,想要在降雪之前攻取青州实属不易。”
“一旦于冬季前不能奠定青州大局,给了曹魏喘息的机会,无疑会使前功尽弃。”
李基微微点头,目光又看向其余人,给了众人足够的时间建言。
其中,庞统与诸葛亮的反应,无疑是让李基心中甚慰的。
庞统专精于军务,想必早早就暗自开始研究北伐之事,如此才能在骤然下脱口而出,建言主攻兖州。
诸葛亮的反应则是一心为公,依据着自己的判断对李基进行规劝。
司马懿这个小滑头相比而言,这个时候反倒是不吭声了。
旋即,如卢植、徐庶、关羽等也是纷纷开口表态,隐隐偏向于支持主攻兖州。
毕竟,主攻兖州,无须急取整个兖州,只需切断兖青二州之间的联系,那么吕布与曹操想要合兵一处,那可就麻烦不知道多少了。
仅仅是后勤粮道上的负担,就足以奠定极大的优势了。
并且以强弱而言,坐拥冀、并、青三州的曹操,底蕴终究比不擅治政的吕布要强上许多。
主攻兖州,便是主攻吕布。
先弱后强,无疑是合乎兵法的。
李基绝非专断独行之人,更知北伐需得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方能成就的大业,更希望众人当真能为自己查漏补缺,以免有什么疏忽之处是自己所未曾注意到的。
因此,待不少文武均有所表态后,李基朝着夏侯博示意,然后十名亲卫便捧着门外鱼贯而入,各自手捧着托盘,其上则是一件厚厚的衣物。
众人见状,有些不解。
如糜竺、糜芳这些平日里广为接触各种物件之人,目光则是有些诧异。
无它,实乃此物的材质却是闻所未闻。
而李基方才不急不缓地开口道。
“主攻青州,实乃顾虑于曹贼曾掘开黄河之劣迹,为避免其继续狗急跳墙行这等丧尽天良之事,惟有趁黄河枯水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青州。”
上一次掘开黄河,给汉军造成的损失不大,再兼之堵住缺口相当及时,对徐州造成的损失被控制在了一定范围。
相对而言,反倒是曹操治下的济南国损失更为惨重。
可有些事,有了第一次,那么四自然就不远了。
这反倒是李基对于攻取青州的最大顾虑所在。
若是在丰水期,以着青州的地形再度掘开黄河,大半个徐州可都得沦为泽国,更别说继续保障攻入青州的大军后勤了。
这一言,却也是让一众文武也有些犯难,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欲杜绝这等事情再度发生,也唯有趁黄河处于枯水期,急取青州。
眼下瞒过了曹魏的兵力调动,无疑是奇袭青州难得一遇的天赐良机。
不等其余人开口,李基接着开口道。
“至于诸位所忧虑的冬季将难以用兵之难,这些衣物便是良药所在,这些衣物名曰:棉衣,内外材质均以‘白叠子’所造。”
“而这些棉衣的防寒保暖足以与裘皮相提并论,士卒以此足以抵御风雪,诸位可一试之。”
“请汉王、丞相恕我无状,我且来试试。”
有反对之言,庞统不会憋着。
但对于李基所说,庞统却也是会信个十足。
当即,庞统毫不介怀当着一众文武的面前,三两下就脱了朝服,就留了一件内衫在身,然后将那棉衣穿了起来。
如今正值秋季,可谓是秋高气爽。
可随着厚厚的棉衣穿在身上,庞统又上下不断活动着。
不到顷刻间,庞统便感觉身置火炉之中,急忙脱掉之时,发现整个人居然已然大汗淋漓。
这一幕,也引得一众文武诧异,纷纷上手研究起棉衣,不乏也跟着效仿穿在身上感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