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我为权臣!(1 / 2)综武:我开局获得权臣三件套首页

大魏乾封二十六年,帝都金陵。

太极殿。

殿前司的甲士布满殿内殿外,负责着守卫的任务,而大魏的文武百官是分列左右,或坐或立。

三省六部主官都有座位,其余官员就没有这一待遇,而在龙椅之,除去那位刚刚登基半年的少年天子,还有一座位在旁,就在天子的龙椅一侧。

面坐着的,正是当朝丞相,太尉,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节制直隶、淮东、淮西三道的江淮大都督——秦牧秦相国!

此时,内侍省的四大常侍之一,内常侍曹正淳正宣读着圣旨,其大意就是:丞相的功业无法言表,念其劳苦功高,对社稷有大功,特许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殿。

殿内,群臣一阵沉默。

大魏朝丞相早已不设,而所谓的三公里倒是还有太尉、司徒、司空,但那都是虚职。

可秦牧却领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还领了柱国大将军,行政、军事大权在握,而现在又来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殿!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是顶级权臣了。

半年前秦牧还不过是地方的一方大员,虽是两淮大都督,掌淮东、淮西两道,统两淮一府十四州兵马,管两淮的军事、民政,但那不过是地方大员罢了。

再者,哪怕如今的大魏已历经三百多年,中央权威渐渐式微,但这不意味着说秦牧就能翻天。

因为他的权势完全是来自于皇帝,是皇帝提拔了他,加之秦牧出身寒微,毫无根基可言,所以在旁人看来根本就不可能翻天的。

当时朝野下有谁看得起这么一个出身寒微的地方大员呢?

非世家权贵出身,又不是将门勋贵,也不是地方豪强。

凭什么看得起?

但在半年前,这一切都变了。

秦牧突然带兵进金陵,以皇帝之圣旨而入主中央,一切发生的太快了,再加秦牧是突然袭击且掌握神武军以及神策军,所有人都来不及做出应对。

再者,秦牧的速度太快,进了金陵就直奔皇宫而去,快速的控制了皇宫,并且把皇后、太子给握在手,再拿出圣旨行事,扶持了太子登基。

虽说在那一夜,是有人站出来反对的,但后果却是屠刀举起,血流成河!

那一晚,金陵可是死了不少人的,而秦牧之后把持中央大权的半年里,期间不是没有忠臣之士站出来诛杀权臣的。

但是,都是失败了。

当然,哪怕说秦牧是入住中央,但也只是再多了个直隶道而已,以淮东、淮西两道,再加直隶道就想要主宰天下?

显而易见的,那是不可能的。

本来地方诸多势力已经尾大不掉,哪怕是先帝在世时,也不过是勉强维持,并且说地方坐大可不是先帝导致的,而是因为世宗皇帝晚年的一些政策导致,所以这已经是一百多年的老问题。

当时的孝宗皇帝驾崩后,因无子嗣的问题,进而是引发了谁继位天子的问题,当时如日中天的关陇集团是展开了一番血斗,长安乱成了一团。

太祖皇帝建国,是以长安为都城,历经高祖、烈祖以及太宗三朝后,是将大魏的疆土扩张到极致,国力是达到了顶峰。

但在孝宗之后,大魏朝开国以来最为强大的势力,关陇集团因为继承人一事,爆发了一场由长安而蔓延至大魏半边江山的内乱。

而关陇集团的大内斗,引发的后果就是谁都不是赢家,真正的赢家是世宗皇帝。

这位世宗皇帝乃太祖皇帝第三子赵王的后代,本应该是继承赵王的爵位,但因为一场关陇集团引发的内斗,再加孝宗无后,所以是他位了。

世宗皇帝在登基后,因长安经历动乱,变得破败不堪,干脆就把帝都迁到了金陵。

但迁都后,大魏对于北方的掌控自然是弱了不少,所以这就导致世宗皇帝在晚年的时候,碍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足,所以是在原有的道州县的制度增设了都督府。

都督府职责是加强对部分重点区域的管控,由皇帝的心腹担任都督,管辖当地的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