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1章 802今非昔比(2 / 2)开局获得神照功首页

殷有招满怀激情地回应道:“贤侄,您的谦逊令我感动。接下来,我们将对潼关发起攻击。目前,我实在无法割舍您离开。潼关之战意义重大,非您不可。您切勿急于离去,我们需要您的智慧与勇气,共同应对这场大战。”

殷有招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似乎暂时遗忘了潼关由唐美玲镇守,以及唐美玲与石天雨之间紧密的联系。他喜不自胜,言辞间流露出些许轻率。

又继续说道:“贤侄,您这番话已足够令人振奋。来吧,上马,一同进城。今晚我将设宴款待所有参战将领,草拟名单,上奏陛下,为您等加官进爵。”

在这一刻,他似乎忘记了石天雨已是尊贵的王爷,其官职已高至难以再破格晋升的地步。不过,石天雨不会怪意的,知道殷有招因为打了大胜仗,而处于极度的兴奋和激动之中。

殷有招传令大军驻扎在城外,不得扰民,然后与石天雨并肩策马,一同进入西安城中。

城内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都想要一睹石天雨这位年轻王爷的风采。

街道两旁挤满了人群,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咚咚!”魏雪妍接到报告,下令击鼓欢迎,又亲自率领李振海、慕容胜、罗宝忠、田路风、刘森等将士,敲锣打鼓,热烈欢迎石天雨和殷有招进城。

他们一行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城中心府衙的后院。

后院早已搭起了华丽的彩棚,彩旗飘扬,气氛热烈。

魏雪妍走上前去,向石天雨行了个礼,又对石天雨和殷有招说道:“王爷,殷大人,欢迎你们凯旋归来。今日西安城内,百姓们无不欢欣鼓舞,为你们的胜利而庆祝。”

石天雨面带微笑,向在场的将士们表示感谢:“感谢诸位的不懈努力,以及西安城中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今日的胜利,实乃众人齐心协力之成果。”

殷有招则以激昂的语调宣称:“今晚的宴会,既是为了庆祝我们的胜利,也是为了表彰各位的英勇事迹。让我们尽情畅饮,直至尽兴!”

随着夜色的降临,宴会正式开始,伴随着一片欢声笑语。将士们纷纷举杯,庆祝这难得的胜利。与此同时,城外的军队也在篝火的映照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胜利的喜悦。

随着夜幕的降临,春风带来了暖意,也带来了宁静的气息。

李自成带领着他的疲惫之师,在途中与情绪低落的张献忠等人会合,一同退守固原。

在这片黑暗之中,他们的心情也如同夜色一般沉重。途中有人建议,前往洛川王存孟处,希望能找到一个暂时的避风港。李自成认为此议可行,于是下令全军向洛川进发。

王存孟在得知消息后,亲自率领部队出城迎接,热情款待李自成、张献忠一行,摆上丰盛的酒肉,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在这样的时刻,他们深知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眼前的困难。因为北面有孙传庭的大军逼近,南面有殷有招的部队驻扎在西安。明军已经对叛军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态势。

因此,王存孟也需要与李自成、张献忠的残部联合起来,在夹缝中求生存并壮大自己的力量。

提及咸阳、西安的失守,李自成内心深处确实想对张献忠发泄不满,但考虑到义军目前的困境,他意识到只有各路义军团结一心,才是唯一的出路。

因此,李自成抑制住自己的怒火,反而安抚张献忠及其他将领。

随后,他起身举杯,向张献忠敬酒,并安慰道:“张大王,咸阳的失守不必过于介怀,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夺回失地。请接受我的敬酒。”

然而,张献忠并未给李自成面子,冷淡地回应:“若非你攻打唐美玲,怎会导致义军联合局面的分裂?你缺乏仁义,不讲道义,咸阳与西安的失守,责任全在你身上。”

当李自成的部将们听到张献忠的指责时,他们感到非常不满,纷纷站起身来,情绪激动地反驳道:“张献忠,你怎么能这样无理取闹?如果不是因为你掠夺了无辜的民女,我们的义军怎么会失去老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与此同时,张献忠的部将们也不甘示弱,他们迅速拔出刀剑,将李自成团团围住。

双方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剑拔弩张,一场激烈的冲突即将爆发。

李自成以其雄才大略,迅速地平复了内心的波澜。

他当即抱拳拱手,躬身向张献忠表示敬意,然后环顾四周,向所有在场的人一一作揖,并诚恳地说道:“对!张兄骂得好!小弟深感惭愧,内疚。一失足成千古恨。小弟对此有切肤之痛。小弟当铭记这次教训。小弟给所有在座的英雄赔礼道歉。”

这一番话,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各路诸侯也不便再继续追究什么。

王存孟见气氛逐渐缓和,便趁机将话题引向正轨,说道:“我们还是应该讨论一下如何保存实力,然后再考虑如何扩张,商量出一个可行的对策。大家觉得如何?”

此言一出,登时引起了各部将领的纷纷议论。

有的将领认为官兵实力过于强大,不如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有的则感觉义军给养困难,不如解甲归田,暂时休养生息。然而,在如何用兵的问题上,谁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

此时,李自成站了起来,坚定地说道:“一个兵士若肯拼命,也能奋战一下。我们各路义军加起来,仍然有十万大军,官兵又能拿我们怎么样?”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让人不禁为之一振。

张献忠听到李自成的话,眼睛一亮,感觉李自成所言也有道理,便问道:“那依你的意思,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似乎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

李自成向张献忠行了一礼,言道:“石魔魏妖已夺取咸阳与西安,不久将与北方的孙传庭联合,形成南北夹攻之势。我们若坐以待毙,必将陷入官兵的围剿之中。不如主动出击,突破重围。”

张献忠一提及“石魔魏妖”之名,便怒目圆睁,愤慨地拍案而起,回应道:“李闯王所言甚是,义军应分散为数路,各自为战,以破官兵之围剿。”

各路首领皆颔首表示赞同。

洪四鼓在众人的注视下站起身来,他深吸一口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策略。

他语气坚定地说道:“末将这里还有一个计策。”

众将领听到洪四鼓的话,纷纷将目光投向他,期待着他能提出一些高明的见解。

洪四鼓感受到众人期待的目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

他郑重其事地开始逐条阐述他的计策:“首先,我们必须与唐美玲联手,因为她拥有雄厚的财力,掌握着丰富的金银粮草,这对我们的行动至关重要。其次,我们应当联络钟万强,动员武林中的各路英雄好汉,共同参与我们的行动,以期能够刺杀石魔魏妖,削弱朝廷的势力。”

然而,张献忠听完洪四鼓的计策后,勃然大怒,他猛地拍案而起,斥责洪四鼓:“荒谬之言!石魔魏妖麾下有十万雄兵,实力雄厚,而且那两位的武艺高强,刺杀他们俩谈何容易?再者,李自成之前进攻西安,唐美玲怎么会轻易与我们和解?她怎么可能放弃自己的利益,与我们联手呢?”

洪四鼓面颊泛红,抑制着愤怒,继续阐述其立场,言道:“张大王,请您平息怒火。

同时,恳请您不要轻视唐美玲。

此女非同小可,首先,她在各路义军中最为富有,占据的地盘也是最为优越,皆为易守难攻之地。其次,战事仍在持续,石魔与魏妖定会单独外出勘察地形,或如前次一般,单独冒险以引诱义军,无论如何,他们二人不可能始终携带十万大军随行,总会有独处的时刻。

因此,武林中人仍有刺杀他们的机会。”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计策啊!啪啪!”各路首领在听到这个提议后,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整个场面充满了激动和兴奋的气氛。

张献忠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话来,显得有些语塞。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十三家起义军最终决定采取分兵行动,将兵力分为六路。其中一些队伍负责牵制官兵的注意力,而另一些则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以期在战场上取得更大的优势。

各路兵马首领都派出了自己的精锐将领,共同前往联络丐帮和唐美玲,准备再度联手,共同发起一场决定性的反击,以期扭转战局,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夜幕降临,弯月高悬在天空中,繁星点点,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连绵起伏的山峦和险峻的关隘,在淡淡的月光和星光的照耀下,显得朦胧而神秘,宛如一条巨大的龙在夜色中摇摆着它的身躯。

潼关,这座历史悠久的关隘,如今成为了唐美玲的帅府所在地。

在这里,唐美玲的俏脸上泛起了一丝阴郁的黑色,仿佛是夜空中最深沉的暗云。

她木然地坐在案桌前,听着各路探子的汇报,心情显得异常郁闷,仿佛被沉重的阴霾所笼罩。

之前,唐美玲之所以让出西安,本来是出于深思熟虑的策略,她想让李自成与明廷官兵拼个两败俱伤,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事与愿违,不出几天,西安竟然被明军迅速收复了,而且明军胜得很光彩,伤亡寥寥无几。这一结果让唐美玲感到无比震惊和失望。更让她伤感的是:这次指挥平叛大军的石天雨,竟然携带魏雪妍一同出战,诱敌出城,趁机破城。

唐美玲回想起上次平叛的情景,石天雨随身携带的也是魏雪妍,也是与魏雪妍携手并肩平叛啊!这让她不禁自问:难道石天雨真的把她这个曾经的妻子给忘了?难道她在石天雨心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吗?

唐美玲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姓石的,真不是东西!

她感到被背叛,被忽视,心中盈满了失望和愤怒。

此时此刻,唐美玲百感交集,失望、伤心、难过、无奈、羞恼交织在一起,柔肠百结,肝肠寸断。她真想放声大哭一场,将心中的委屈和痛苦全部宣泄出来。

然而,众将领挺立于案桌下的两边,唐美玲不敢流泪,不敢哭泣,更不敢吭声。

她害怕一旦开口,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而泣。

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必须保持冷静和威严,不能让手下看到她的脆弱。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名亲兵急匆匆地前来禀报。

他恭敬地向唐美玲报告:“禀告总兵大人,洪四鼓在关外请求拜见。”彭金石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恭敬地向前一步,低声向唐美玲建议:“格格,此人可能是来游说的。不见也无妨。”

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唐美玲的面色不悦。

唐美玲忽然眼神一亮,轻轻挥动衣袖,拭去眼中的泪痕,心中有了一个巧妙的计策。

她声音微颤地说道:“见他!彭将军,你出关迎接洪四鼓。务必以礼相待,要显得隆重。

因为,这是一件好事。

如果我们不援助这些如同乞丐一般的人,中原的内乱很快就会被石天雨平息。

记住,我们的目标有两个:首先,是要煽动明廷内部的动乱,这个目标已经达成;其次,是要让明军与叛军继续交战,直至双方都元气大伤,使明廷满目疮痍、国力衰竭、濒临崩溃。

只有这样,我们大清国才有机会攻破山海关。如果诸位将士忘记了这两个目标,那么我们潜入中原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先皇在宁远被炮火击伤而逝的深仇大恨,也将永远无法雪耻。”

“喳!”众将领听后,认为唐美玲言之有理,纷纷躬身领命。

鳌拜与龙潭虎二人,正欲退向后堂。

唐美玲却突然厉声喝止:“站住,两位将军不必离开,洪四鼓并不认识你们。请站在两侧,保持威严。另外,将两侧的座椅全部撤去,不给洪四鼓他们任何坐下的机会。”

鳌拜和龙潭虎两位将军急忙抱拳行礼,躬身应命:“喳!”

大约半柱香的时间后,彭金石引领着洪四鼓、钟万强、赵剑清等一群武林人士进来。

唐美玲仍旧端坐在案桌前,面若冰霜,见到这行人进来,她依旧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茶。

她已经无需再对钟万强等人行抱拳拱手之礼,时过境迁,她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座帅府的宏伟壮观,真是令人赞叹不已!”钟万强和其他人一同踏入其中,亲眼目睹了唐美玲的总兵府,这里一尘不染,四周装饰着各色锦缎,色彩斑斓,风格独特,颇具闺房之雅致。

案桌一侧,檀香袅袅升起,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令人陶醉。

唐美玲身后,两名侍女亭亭玉立,宛如两朵盛开的朵,为这宏伟的府邸增添了几分柔美。

案桌两侧,鳌拜、龙潭虎、姚潮海、荀金翅以及其他魁梧的壮士肃立两旁,宛如一座座雕塑,威武不凡,极是虎猛。

“唐总兵,李某特来致歉!”李自成亦混迹于人群之中,此时摘下伪装的假须,露出真面目,双手抱拳,恭敬地鞠躬至地,佯装在向唐美玲表达最深的歉意。

鳌拜怒目而视,迈步向前,似乎对李自成的行为感到不满。

然而,唐美玲轻挥玉手,示意他退下。

“喳!”鳌拜应声而退,然而在愤怒中不慎暴露了真实身份。

“唰!”钟万强、赵剑清、何必多、无真子等人皆震惊不已,这分明是清军的口令声,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鳌拜身上,并且,纷纷拔刀抽剑而出。

龙潭虎、鳌拜、彭金石等人顿时感到紧张,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