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何苦来哉?”
尚婢婢的这一次劝降,可谓是苦口婆心。
吐蕃大军数日蚁附攻城,在野狼堡外丢下了近千具尸体,可依旧没能越雷池半步。
如果劝降可以成功,那么就可以少死几个吐蕃士兵。
于己于彼,皆大欢喜。
“而且张将军已然血战数日,早已经无愧汉家威名。”
“今日若是降于我吐蕃,也不过只是不愿同袍送命。”
“乃是仁义之举,世人只会赞誉,而不会生唾弃之心。”
尚婢婢虽然是吐蕃人,不过他热爱汉学,长于舌辩,工于心计。
“昔日之汉将李陵,转战千里,绝地而投。”
“便是太史公司马迁作《史记》之时,不也是对于李陵没有过多苛责吗?”
尚婢婢这是在说,如果张安洛等人投降,也是为时局所迫,让张安洛等人不要有心理压力。
尚婢婢虽然是吐蕃大将,然而其担任节度使的鄯州,原本却是汉地。
为了更好治理汉地汉人,尚婢婢虽然谈不上精通汉家经史子集,不过也是在汉学上下了一番功夫。
想要击败敌人,就必须深入的了解敌人。
尚婢婢是这样想的,也正是这样做的。
可以说,尚婢婢吐蕃统治集团中的汉化派、开明派。
“而且我国赞普已经下令,今后再无汉胡之分,皆为我吐蕃治下之民。”
“只要不行反叛之事,王师将会秋毫无犯,更不会胡乱杀戮。”
尚婢婢说的,确实是吐蕃各部军帐会议中颁布的一条政令。
不许强制迁移他处异族,不许掳掠异族百姓为奴隶,不许激化族群矛盾
吐蕃高层有感内忧外困,也在不断调整国策。
只不过吐蕃内乱不止,这条王命只是停留在纸上,割据一方的封疆大吏们对此拒不执行、不屑一顾。
“节度使大人,还请莫要再逞牙尖嘴利之言。”
“这城头之上,大唐的旗帜依旧鲜明如血!”
“城池还在,唐军未退!”
“想要拿下野狼堡,唯有越过我等尸身!”
面对尚婢婢劝说之言,张安洛一如既往的回之以不为所动。
而且就在张安洛说完后,平地一股北风吹起。
唐军旗帜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似乎就连老天都被张安洛等人的忠义所感动,起风扬旗以助威。
若论自古以来论繁荣富强,莫过于大唐。
大唐,不只是国号,更是华夏不灭的记忆和信仰。
能为大唐战死,就算是作为穿越者张安洛,也是虽死无憾。
而且张安洛算是听明白了,尚婢婢这是在挑拨离间。
说大唐对于西域见死不救,就是为了激发张安洛等人对于大唐的不满,进而达到劝降目的。
说吐蕃人今后会视各族人民为一家人,就是属于攻心为上。
“要战便战,多说无益!”
立在张安洛不远处的李慕白,直接就是对着城下吐出一口带血唾沫。
李慕白还拉起一个身受重伤的吐蕃士兵,一刀抹了吐蕃士兵的脖子。
鲜血涌出,溅得李慕白满脸。
李慕白伸手抹了一把脸,一脚将吐蕃士兵的尸体踹下了城墙。
满脸鲜血的李慕白,犹如从地狱爬上来的噬血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