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也是军中一校尉。”
“我这条胳膊,便是被吐蕃人砍掉的。”
“我不求你在膝下尽孝,我只盼你保家卫国!”
“唯有如此,咱们父子将来到九泉之下见了列祖列宗,才能挺直腰板,不至于无颜相见。”
张安洛的父亲说完后,就拖着老迈残躯进了屋子。
纵然嘴上强硬无比,然而面对骨肉离别,张安洛的父亲也怕让儿子看到自己落泪。
“敌酋夜叩关,攀我十丈墙。狼烟烽火急,催我好儿郎。男子尽从军,妇孺齐输粮。待到退敌日,回家侍爹娘。”
张安洛的老母亲,一边忍着眼泪婆娑,一边用张安洛曾经写下的诗句加以勉励。
“我和你父亲虽然老了,可身子骨还很硬朗,我们还能种地,我们还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出征在外,记得照顾好自己,军饷该花的花,不能委屈自己。”
“不用往家里拿钱回来,也无需挂念家中。”
张母如同天底下每一个母亲,都是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意成为女儿的累赘,更不愿儿女为之分心。
“虽然儿行千里母担忧,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
“你尽忠于国,便是尽了孝道!”
大是大非面前,张母很有分寸。
“去吧,和她好好道别,她是个好女孩。”
张安洛的老母亲在看了一下院子外后,强忍着眼泪推了自己儿子一把。
只见院子外的树荫下,一个身影单薄的女孩,正立在夕阳余光下。
张安洛奔到树荫下,两人只是相拥无言,直到良久后才分开。
“闻君守土戍边疆,马蹄急,歌四方。母为儿郎擦缨枪,父为儿郎披戎装。”
“莫笑酒醉卧沙场,只因遍地烽烟扬。高歌一曲送君往,弓虽冷,血犹烫。”
“君骑白马提银枪,踏敌阵,箭连发,长刀狂。”
“待到戎狄尸成山,军功簿上记美名,高头大马还家乡。”
“妾为夫君烫壶酒,黄昏树下两三菜,举杯共豪饮,携手述衷肠!”
女孩子是张安洛未过门的妻子,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李采言,取自《诗经》的“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
虽然难分难舍,不过李采言还是唱起了战歌。
歌声慷慨激昂,歌声柔情似水。
“我若是能够活着回来,咱们便立刻成亲。”
“我若是战死沙场,你就再找个好人家吧。”
张安洛转身间,眼泪止不住在眼眶打转。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只不过如今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儿女之情在国仇家恨面前,却是渺小得微不足道。
“妾既然已经许配张家为儿媳,便生为张家妇,死为张家鬼。”
“君若还,妾当红妆粉面坐洞房。”
“君不还,妾便高竖发簪,从此盘头为妇人!”
李采言虽然身子骨轻盈柔弱,然而却是外柔内刚。
“得妇如此,夫复何求?”
张安洛再一次微笑着将佳人拥入怀中,希望可以用微笑来冲淡离愁。
正是由于父母的叮嘱,爱人的冀望,都让张安洛只能身死殉国,而不敢贪生怕死,更别提临阵脱逃。
而作为穿越者,张安洛不想自己的名字,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
为了华夏尊严,为了心中的信仰,任凭尸山血海,只管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