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3章 牛刀小试(2 / 2)白衣披甲首页

翻身机器人开始翻身。

“呕”

“稍呕呕呕”

刚刚转动了一个角度,患者开始恶心,呕吐。

我艹!

所有人都愣住,刚刚给icu医生翻身的时候还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翻身机器人并没有慌乱,而是第一时间把患者放下,头呈侧位,避免出现误吸。

在宋主任刚要说话的时候,其中一个翻身机器人已经把垫在头侧的无菌单包裹住呕吐物给撤下来。

呕吐物它没有扔掉,而是留在一遍,等医生判断是不是要做化验检查。

所有处置得当,算是一次应急实验。

但罗浩有些不解,刚刚的动作不应该引起恶心,呕吐。

“宋主任,我看下患者病历。”罗浩道。

说着,他打开了ai辅助诊断。

二十多个诊断出现,罗浩在其中发现了亨特氏综合征的影子。

原来是这样。

虽然有ai辅助诊断的协助,但罗浩还是去先看病程记录。

“是翻身机器人动作太大么?我没注意到啊。”

“这个患者从昨天开始就总说自己眩晕,我还以为是躺的时间长了,查了血什么的,都没事。”

“之前翻身呢?”

“好像也说恶心,但是没吐。”

icu的医生护士小声议论。

他们到没开嘲讽,鄙视翻身机器人,所有人都站在翻身机器人的一边。

毕竟翻身这种辛苦活没人想干。

见出了问题,他们也有点慌,刚刚还好好的,怎么就出事了呢。

宋主任也是刚知道患者之前翻身的时候有恶心的状况,她很不满的瞪了一眼管床医生。

按说这种小事不用向主任汇报,但这次算是例外。

管床医生低下头,默不作声。

主任脾气不好,自己就别火上浇油了。

很快,罗浩走回来。

“宋主任,我看一眼患者。”

宋主任瞥了一眼管床医生,管床医生会意,马上汇报,“耳鼻喉科会诊过,考虑中耳炎并发周围性面瘫。

患者当时左侧耳廓及外耳道红肿明显有流脓及血性物质,因外耳道肿胀明显伴有狭窄根本看不到鼓膜的情况,对这个中耳炎诊断持有怀疑态度。

患者在一天前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与体位变化相关。”

监护室的医疗水平与力量还是很强的,罗浩露出笑容。

“你好,麻烦张开嘴。”罗浩没和宋主任以及医生多说,直接来到患者身边,手里拿着手电,让他张开嘴。

宋主任疑惑,患者是耳朵红肿,考虑是强迫体位时间太久,压迫导致的。

至于中耳炎之类的也可能是压迫的时间太久导致的继发疾病。

张嘴?

张嘴干什么。

没等她想太多,就听到罗浩的声音传来,“宋主任,您看眼。”

???

宋主任疑惑,走过去。

顺着手电筒的光,宋主任看见患者口腔深部有一连串的疱疹!

淦!

这是?

“考虑是亨特氏综合征。”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第8颅神经节和面神经的膝状神经节,产生剧烈耳痛,耳聋,眩晕及面瘫。

在面神经感觉支分布区域的耳廓及外耳道可见到水泡,常累及其他颅神经,且常伴有某种程度的脑膜炎症。

脑脊液中出现淋巴细胞,且蛋白含量常增高.不少患者还出现轻度广泛的脑炎.耳聋可为永久性的,也可能出现部分性或完全性的恢复.眩晕可持续数天至数周.面瘫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的.”

罗浩一边观察患者口腔内的疱疹,嘴上一边陈述着有关于亨特氏综合征的相关内容。

一股子强烈的爹味儿洋溢出来,但宋主任这回并没感觉到,她皱着眉想到患者嘴里的水泡以及最近的头晕。

她对亨特氏综合征比较陌生,刚好罗浩说得话提醒了她。

“做相关检查,确定诊断后找相关科室会诊。”宋主任下了医嘱,手下医生连忙开始记录。

“刚好遇到了,你这多久了?”罗浩问道。

“从进来就不舒服,要说这人呐,可千万别生病。”患者絮叨着,他絮叨的内容和罗浩询问的内容也不一样。

罗浩只是笑笑,并没有继续询问。

问不问都一样,做检查看看就知道了。

也不知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翻身机器人测试的时候竟然赶上了一个亨特氏综合征的患者。

“罗教授,亨特氏综合征的有关内容,您再说两句?”宋主任对罗浩的称呼有了微小的改变。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宋主任知道换了自己的话,肯定要做一大堆检查,最早明天才能有初步诊断——亨特氏综合征。

可罗教授看了一圈病程记录,回来拿着手电就看患者口腔。

这种诊断能力,简直出类拔萃。

“亨特氏综合征分为四种类型:

1面神经感觉支受累产生耳廓皮肤疱疹和疼痛;

2面神经感觉支和运动支同时受累,产生耳疼和面瘫;

3面神经感觉支和运动支受累,并听力损失;

4面神经感觉支和运动支受累,并听力损失和眩晕。同时,由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面神经在发育上来自同一腮弓,均可能受到膝状神经节病损的影响。”

罗浩收起手电,顺嘴说着有关于亨特氏综合征的相关内容。

从临床症状到诊断标准再到治疗,罗浩用了5分钟时间讲的清清楚楚。

干货倒是干货,可罗浩说的简直太干了,让人昏昏欲睡。

“我在协和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患者,23岁,300多斤。”

除了宋主任外,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八卦,终于讲到八卦了。

“据说患者2年前也是个美女,体重不过百的那种美女。后来因为和男朋友分手,情绪焦虑,失去控制体重的想法,每天都要喝大量奶茶,于是体重也不受控制的增长。”

“当时得360斤,进重症的时候量过一次。她翻身……每次代教老师都要给我们实习生打电话,俩小时集合一次,那阵子点名点的非常频繁。”

“……”

“……”

“我还好,其他同学都叫苦不迭。俩小时一次,吃住都得在医院。”

“我还记得这个患者翻身的时候要至少8个人,毕竟体位不舒服。我们8个人翻身,能坚持不到3分钟,每次翻身处理完褥疮,患者啥样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我一身汗。”

“她后来也有亨特氏综合征,我记得查了很久,直到以为老板进来,看了两眼,让患者张嘴,看见有带状疱疹。”

“哪位老板?”宋主任也开始八卦起来。

罗浩没接着说,只是笑了笑,“没事没事,亨特氏综合征这种情况很容易和长期卧床的褥疮混在一起,有了经验,下次看一眼就行。”

“……”

宋主任感觉罗浩罗教授把自己当成了他手下的临床医生,他竟然在安慰自己!

“要不换个患者试试?”罗浩试探着问道。

“也行,换个。”宋主任想了一遍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犹豫了再犹豫,选了一个其实自己能翻身的患者。

最开始还是要仔细一点,以免出现问题。

不需要翻身的患者最不容易出现问题,事情荒谬点也在这儿。

不过这都是试验阶段,无所谓的。

患者也没看出来翻身机器人的异常,还以为是护工。

甚至一边翻身,一边和翻身机器人闲聊。

重症监护室里孤单寂寞,翻身机器人还有一点点话痨属性,倒是个不错的聊天伙伴。

这次测试极其顺利。

试验完毕,宋主任长吁了一口气。

“小罗,厉害!”宋主任赞道,“话说这东西放在我这儿用的话,需要什么手续?”

“得和院长、医务处打招呼,算是和工大一起的一个科研项目。而且需要和患者家属沟通,要有签字。至于签字的内容,宋主任您斟酌,我就不多说了。”

“最重要的是,使用翻身机器人的时候一定要有人在身边。千万,千万别以为没什么事儿,把事情都交给翻身机器人来做。”

“现在程序还不完善,怎么也得个三五年之后再放心。”

那倒是,宋主任一直板着的脸上露出一丝笑。

要是能用在临床,那可真好。

“你们的工作辛苦了。”

“害,有什么辛苦的,都是混口饭吃。在医院里当护工,一个月有8000多。我老婆在月子中心当护嫂,一个月一万多呢。”翻身机器人在八卦。

“我艹,那么多!”患者震惊。

“辛苦活,碰倒像你这样好说话的还行,有些人事儿可多了。伺候人的活,不好干。”

宋主任听着翻身机器人在八卦,心中迷茫。

这特么还算是机器人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