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上官不死心,他们当然不想就这么放弃。曹勋又召来了几个随军的木匠,询问打制器具的事宜。
几个木匠商量了半天,怯懦地说出了一个想法。
他们可以先行打造出几段木桥,移到桥头后,在那里进行拼接,而后在山崖上固定几个支点,连上铁链和绳索,将拼接起来的木桥一头搭在这边的岸边,利用绳索和铁链慢慢将木桥放在对岸桥头,原理就像是护城河的城桥那样。
不过,几个木匠又支支吾吾地说,因为以前从没有打制过如此长的木桥,他们不敢保证木桥在平放的时候能否承受自重而发生断裂。
此言一出,整个帐篷都沉默了。
两座山峰相距十余丈,木桥的承受能力确实令人堪忧!但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方法呢?这十余丈的天堑该如何跨越呢?
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了。
这时,杨庆亮从队尾走出来,拱手言道:“几位大人,属下倒有一策,或许可打破今日之僵局。”
曹勋眼睛一亮:“哦,杨百户请讲!”
因为杨庆亮练兵有方,所以对他的观感颇佳。
雅州卫指挥使翁松怡也说:“有什么妙计,快快说出来!”
其他几个卫所指挥使也都精神为之一振,一起催他快说。
杨庆亮侃侃而谈道:“既然无法正面强攻,不如让属下率领本部人马绕到次峰背后,趁夜攀援而上,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定可一鼓而下!”
早在来此之前,他就让手下人做了详细的侦查,又带人做了几套缜密的作战计划,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趁着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抛出这个作战计划。
雅州卫指挥使翁松怡略微有些吃惊:“这个,有些太冒险了吧?那驼峰山次峰有一两百丈高,若是失足跌下,必然粉身碎骨啊!”
他平常有收杨庆亮的节敬,本就对他有香火情,而且杨庆亮勇猛善战,此次战役颇为出彩,身为他的上官,也颇有荣耀,所以不太愿意让他冒这么大的风险。
曹勋却点头道:“咱们在此坐困,不是究竟。杨百户所言倒未尝不是一个好法子!”
其他几个卫所指挥使才不会关心别人部下的死活,有人愿意冒死奋战,自然纷纷出言赞成。
雅州卫指挥使翁松怡见其他几个主官都赞成,也不好再反对,便点头同意。但他趁机提出,若是杨庆亮奇袭成功,应该给他记头功。
其他几个主官自然没有意见。
杨庆亮命人将早就拟好的作战计划取了来,拿与几个主官参详。那几个卫所指挥使根本提不出什么像样的意见,倒是曹勋乃是正经的行伍出身,看罢了作战计划之后,提出了几个修改意见,又与他仔细商量了其他的细节。
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派杨庆亮部作为奇兵,悄悄下山,绕道至次峰山后,攀援而上,实行突袭。约定好三日后的凌晨,以杨庆亮部的火铳为号,发起总攻。
当然,为了达到疲敌扰敌的目的,这三天内将会由各部发起昼夜不停的佯攻,曹勋部则负责朝对岸不定时地打放火炮。
议定好了一切细节之后,杨庆亮便带着部下下山了。下山之前,他特意命令所有部下将甲胄全都脱了下来,打扮成普通军户的模样,避免引起土匪的怀疑。
次峰上负责瞭望的土匪看到一百多名普通军户离开,倒也没有引起他大的反响,官军的精锐战力一般都是各将官的家丁,主要战力便是曹勋这一类的营兵,至于那些普通军户,作战能力还不如这些落草的土寇呢,完全不值得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