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五十七章 科技和未来(2 / 2)苟在明末当宗室首页

把孙元化打发走,朱慎锥对此不由得沉思起来。

眼下已是十七世纪中期了,距离所谓的“地理大发现”也就是“大航海时代”的拉开序幕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其实这个时代的序幕展开应该是大明最初开始的,由于郑和的宝船七下西洋,导致世界各国对此震撼无比,最终跟随郑和的脚步从陆地走向了海洋。

可惜大明虽做了开端,却没能持续下去。当年震惊世界令人无比震撼的郑和船队犹如昙花一现,宣宗之后,郑和船队就从海洋上消失了,大明征服四海的脚步就此停止,而之后大明采取了不再出海的国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全世界渐渐忘却了曾经那支令人生畏的巨大舰队,而西方人却开始了他们征服海洋和探索世界的新时代。

在之后一百多年中,大明除去隆庆开关时期,和外面的世界渐渐脱节,逐步被西方人慢慢追赶了上来。而现在已到了大航海时代的末期,欧洲各国在地理大发现中获利甚多,不仅先后占据了富饶广阔的新大陆,更因为如此产生了剧烈的军事、文化碰撞和其他变化,从而使得近代科学不断产生并发展,奠基了后来走向现代的基础。

反观大明却已有落后,哪怕大明在南方有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依旧如此,由于对世界的局限性和大变局应对不足,此外还有内部矛盾的不断产生,使得大明裹足不前,失去了最好的机会。

按照原本历史进程,等到大清入关取而代之后,这样的情况越发严重。大清相比大明更为保守,也更为自大,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中孤芳自赏陶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而不得知世界早就不是原来的模样了。这也是导致最终大清被西方人的火炮轰开国门,随后有了近百年的屈辱。

眼下大明不是没有机会,中国一直领先了世界数千年,至今为止大明在许多方面依旧领先于西方这是事实。可如今的领先相比以前差距已小了许多,假如再不改变就会和原本历史上那样最终被对方超越,从先进转为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伟人的话,也是残酷的事实。所以这种情况必须要得到改变,而向世界迈出脚步是大明必须要做的,其实朱慎锥早在之前就已经在做了,比如现在在山东的海贸就是其一,利用海贸建立山东水师,而山东水师未来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朱慎锥打算重建大明的远洋舰队,重现当年郑和大舰队的辉煌。

此外之前通过汤若望让他联系欧洲方面,并且意图和欧洲各国建立联系,这样做不仅是要牵制沙皇俄国,也是为了开始大明和西方各国的正常交往,从西方获得信息和资源,包括所需要的人才等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老祖宗的智慧从不骗人。大明也不是大清,更不会做出类似大清固守自封的举动来。

几日后,朱慎锥召见了汤若望,直接询问他联系欧洲的进展如何了。

汤若望告诉朱慎锥,之前在他得知大明朝廷有意和欧洲各国展开正常外交后,他就托人向罗马那边送去了书信提及了此事,同时托付罗马教廷的朋友联系欧洲各国王室,但因为大明离欧洲实在是太远了,坐船来回就算是顺利的话也至少一年多近两年时间,再加上欧洲那边的态度如何,汤若望在大明也不清楚,而且欧洲持续了近三十年的战争还未结束,欧洲各国依旧在相互征伐,具体会有什么结果他也不清楚。

对此朱慎锥表示理解,不过他也告诉汤若望这件事要跟紧,尤其是欧洲王室那边的情况必须要尽快搞明白,如能取得双方交流和正式外交接触的最好不过。

一来是朱慎锥想通过对欧洲的了解取得更多目前世界的信息,二来也是考虑到沙皇俄国对北方的威胁,此外就是想欧洲获取先进的知识和相应的人才来改变目前大明。为了让汤若望对此加把劲,朱慎锥还表态如果罗马教廷能为大明做到这点,大明甚至可以允许汤若望在大明扩大传教的范围,这让汤若望大喜过望,当即就表示自己一定为陛下完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