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五十六章 大婚之后(1 / 2)苟在明末当宗室首页

无论是作为皇帝还是作为父亲,朱慎锥可算是操碎了心。现在谢素云终于到了京师,那么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进行此事了。

礼部和宗人府那边负责具体的婚礼操办,日子就定在一月之后,等太子大婚后不久,军校也将正式开学,到时候太子就会入军校学习,这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了。

同亢有福说了些话,交代了后续大婚事宜,朱慎锥就让他下去了。亢有福走后,朱慎锥也没在乾清宫多呆,径直就去了后宫和皇后徐静秋说了此事。

徐静秋早就等着消息,等听完了朱慎锥的转述后她很是高兴,想了想说打算在成婚之前让谢素云进宫见上一面,就不知是否符合规矩,听到这说法朱慎锥哈哈一笑,说这算什么规矩,婆婆要见准媳妇是很正常的事,以前皇宫大内是什么规矩他不清楚,但从现在起,他们要做的就是规矩,既然徐静秋要见那就见吧。

就这样,谢继凯一家暂时在京中住了下来,休息了一日后谢素云就在女官和内侍的教导下学起了礼仪。繁琐的礼仪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不仅是谢素云,就连谢继凯和其子谢广平也要学,只不过教他们的人是礼部的人,一家人每日辛苦学着,进展很快。

约莫着十日过去后,宫中就传来旨意,皇后要见谢素云。

听到这个消息谢素云有些忐忑不安,毕竟以前皇室从未这种情况,可如今皇后要见自己却也不能拒绝。而且作为还没过门的媳妇先见婆婆,又是皇后这样的婆婆,谢素云心中有着不安,却又有几分期待。

翌日,谢素云在来人的带领下入了宫中,径直去了后宫见了皇后。至于见到皇后她们聊了些什么,又是如何接触的外人自然不晓得,但离开后宫回去的路上,谢素云嘴角含着笑意,脸上略带红晕,看着心情很是不错,也没了入宫之前的忐忑。至于皇后那边对这个准儿媳妇也很是满意,特意赏赐了不少珠宝首饰等物。

转眼就到了大婚的日子,这一日京师张灯结彩,皇室与民同乐。太子大婚,这种情况在京师已许多年没有出现过了,自从正德皇帝后,历代大明皇帝就没有过太子大婚的场面了。

因为嘉靖皇帝是小宗继承大宗成为皇帝的,隆庆皇帝继位之前只是裕王,嘉靖皇帝驾崩后他以裕王身份继位,当时早就有儿子了。至于万历就更不用说了,万历皇帝继位时还是一个孩子,他成婚是当皇帝之后的事了,万历之后的泰昌皇帝早年因为万历皇帝不肯立太子的缘故不被待见,为此和臣子争斗了好几年,哪怕无奈立了太子也不见太子,而那时候泰昌皇帝也只是以王爷身份大婚。

之后的天启皇帝和万历皇帝一样,登基时只是皇长子,成婚是当了皇帝后的事。崇祯皇帝是兄终弟及,当信王时就已成婚。从这些来看,大明已足足一百多年没遇到太子大婚的喜事了,而今太子大婚不仅对大明皇室,对大明和天下百姓来说都是件大喜事,自然要普天同庆。

热闹而繁琐的婚礼持续了整整一日,终于顺利完成。谢素云以太子正妃的身份被迎入东宫,正式成为了太子妃。

太子成婚后小夫妻两人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双方的感情不错,这点从朱慎锥和皇后第二日一起接见太子和太子妃,端坐着让他们问安就能看得出来。看着两人欢快的表情和仅仅一夜就形成的默契,朱慎锥和徐静秋对视了一眼,都从各自眼神中看到了欣慰和高兴。

大婚后几日,这一天的下午,太子朱敏澜立在东宫书房的雕花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

午后的阳光穿过云母窗纱,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听见身后传来环佩轻响,转身时正对上太子妃谢素云含笑的眼睛。

“殿下,妾见您午时用膳您用的不多,饿了吧?尝尝这莲蓉酥。”谢素云将手中描金漆盘轻轻放在紫檀案上,新蒸的莲蓉酥还冒着热气。

“这是哪来的?”朱敏澜好奇问。

“自然是妾亲手为殿下做的,前些日母后告诉妾殿下平日喜食甜品,妾就记在了心里。”谢素云笑着说道。

朱敏澜伸手捻起一块放进嘴中,品了口眼睛顿时一亮,满意点点头,望着妻子鬓边颤巍巍的珍珠步摇,他笑着伸手将人揽到身旁,锦缎衣袖拂过案上摊开的军校课程表:“新婚这才刚过几日,可下月我就要去军校报道,军校下月十五就要开课,骑射火器、兵法推演……,说实话,心中有些不舍,你不会怪我吧?”话音刚落,便觉掌心被柔荑轻轻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