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
金陵。
兵器工业集团113研究所。
总工栾平一遍又一遍的翻看着桌子的报告。
不住的挠头。
突然。
哐哐哐。
三声有力的敲门之后。
所长李松走了进来。
他俩是老搭档了。
自从113所成立,俩人一内一外,亲密无间。
看到李松,栾平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些。
“所长你来了!”
“正好我有事情要跟你商量。”
说话间。
栾平拿起了桌的几份文件。
“这是我们clw电磁防爆步枪的改进方案。”
“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当前的工程枪杀伤力远远不够。”
“我考虑还是技术路线的问题。”
“要么我们换成线圈试一试?”
一年前。
113研究所推出了国内第一款电磁动能武器。
同时在珠江航展发布了概念模型。
引来国内外业界同行的广泛关注。
在这一技术领域。
113研究所走在世界的前列。
不过他们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放松。
目前的的枪械原型可以发射实心弹丸,但杀伤力远远不够。
可以将人打伤,但无法形成致命威胁。
因此也就谈不成功。
因此栾平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推翻之前的轨道路线,改用线圈加速。
对于这个提议。
所长李松不置可否。
答非所问道:“现在换技术路线,时间恐怕是不允许的。”
“所长,你开什么玩笑?”
栾平瞪大眼睛说道。
“在这个领域,我们所是遥遥领先的。”
“唯一能和我们争一争的,恐怕也就是国际的几个军工复合体了。”
“就算我们改了技术路线,也是来得及的。”
“国内最先进的电磁步枪,一定会是我们113厂出品的。”
栾平对此深信不疑。
他本人是113的总工,同时又是国防科大的教授。
电磁动能武器领域内的绝对泰斗。
国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大多数是他的学生,甚至是徒孙。
别说竞争了。
国内其他科研机构和大学有一个算一个。
连像样的理论都没有。
怎么能说时间不多呢?
可李松紧皱的眉头依然没有放松。
“我听说,电科大那边好像有突破。”
“有人说他们那里的电磁枪不但能够成功发射,并且还能报废装甲车。”
一言至此。
栾平的眼睛瞪得比鹅蛋还要大。
旋即。
他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不能!绝对不可能!”
“太夸张离谱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电科大的王牌专业是通信,武器工程他们不行的,连国家级实验室都没有啊!”
国内各大院校的水平栾平心里还是有数的。
尤其是军工院校。
国防七子有一个算一个。
在电磁动能武器领域,都还处在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