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瑾的父亲高行才自顾自的在一边洗脸,也不参与祖孙两人的谈话,这个年代父子间的交流很少,就是到了八九十年代,也还是这样。
高怀瑾的奶奶也姓秦,却不是秦家岭的人,而是附近秦庄营的人,至于名字是没有的,嫁过来之后就叫高秦氏了。
只要是姓秦的女子嫁到高家,都是这个名字,重名的几率实在是太高了,奶奶肯定是有闺名的,只不是这个名字或许只有爷爷知道吧。
像母亲这一代人就不一样了,她有自己的名字,叫韩淑珍,就是隔壁东营子大队的,要是串亲戚的话,走两步路就到了。
“队不是有三哥记分的吗,干嘛又要队长记工分?”高怀瑾疑惑地问道。
“小彦子是统计全大队的,但是咱们队里有些任务,他是不知道的,就需要你跟他说了,别看他天天拿个本子在地里转悠,等核分的时候,就有他头疼了。”高思远笑着说道。
“七叔就是因为这个才把这活交给小彦了吧,次好几个堵在七叔家里,硬是让他两天都没睡成觉。”高行才擦着手接了一句。
“爸,小瑾不会也像七叔那样吧?”韩淑珍不放心地替儿子问了一句。
“不会,队分给社员任务之后,人人都会记住自己的工分的,队的账错不了,就是跟大队核计的时候,那里会有出入,大家都是跟大队争执的。”高思远说道。
“老头子,食堂开饭了,先别说了,赶紧去食堂吃饭,要是去晚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奶奶一听到外面传来敲钟的声音,赶紧打断了他们说话。
高思远大手一挥,一家人着急忙慌地向食堂赶去。
现在家里不做饭,大炼钢铁已经把家里所有的铁器都贡献出去了,吃饭的铁锅铁勺子早就化成铁水了。
一开始是大队成立了一个食堂,村里人口不多的还行,要是人口多的,光吃饭就能吃一天,啥活也别干了。
后来就以生产队为单位,像他们二队就是自己的食堂,掌勺的大师傅就是高怀瑾的三爷,那个在部队当过伙头军的高思致。
一个生产队,男女老少几百号人排队打饭,吵吵嚷嚷很是热闹。
在奶奶的提醒下,他们出门已经算是早的了,可是来到食堂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不少人占据了好几张桌子了。
这也是秦家岭自己有山,山有树,不缺木料,所以桌子凳子有木匠打造,还是能够装得下整个队里的人。
不过对于一些小孩子,坐着还不如站在舒服呢,站在还能来回转圈吃菜,要是坐着,眼前边的都不一定能够着。
二队大部分都是他们高家的人,也有秦姓和外姓的,就像三队队长是秦家人,队里也有姓高的。
生产队的划分不是按家族来划分的,只是他们这一支是凑巧了,都划到一个生产队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