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惊慌之下大声喊叫,邻居们闻讯赶来,有人去了西南乡公安局报案。
之后王固俊就带人来了,现场一通勘察,发现门窗都好好的,没有人为破坏痕迹,确定为熟人做案。
又经法医鉴定,杨希银是被人输了一种叫氯化钾的液体中毒而死。
据法医讲,氯化钾是一种药品,有片剂,也有液体。主要治疗低钾引起的的病症,如呕吐、腹泻等。
但氯化钾同样有强烈的毒副作用,对心肌和血管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如果浓度超过0.3%,就有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当然,浓度不变,量多了也不行,一次输液不能超过250毫升。
而留在犯罪现场的药瓶,是五百毫升的。
也就是说,杨希银的死,肯定是被注射了超量氯化钾,引发的心脏骤停。
他脸色发青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就好查多了,熟人,能接触到氯化钾的,也只有张东一人。
所以,王固俊很快就将嫌犯锁定为张东。
也该当他露脸,在搜查张东家的时候,在他家床底下,竟然发现两瓶氯化钾,跟犯罪现场留下的一样。
……
听马铃讲完,杨霖问道:“你们查没查氯化钾的来源?”
马铃道:“这还用查?肯定是张东从医院里带回来的。后来从他口供里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了,是他从医院带回来的。目的也是杀人。”
杨霖摇了摇头,不以为然。
很显然,王固俊太糙了。
氯化钾不是寻常药品,张东作为外科医生,不会经常接触到。如果他私自从医院往家带,医院肯定有记录。
这都不查,不是糙是什么?
就算张东就是真正的凶手,那这个证据链条也不能这么不完整。
“桩子,如果证明张东没有从医院往家带氯化钾,是不是就可以给他开罪了?”牛敢反应过来,问道。
“就可以给王固俊扣上一顶瞎几把查案的帽子!”马铃也兴奋起来。
“当然可以。虽然感觉似乎理由还不那么充分,但查案不细一个断语是跑不掉的。”杨霖接着问道:“刀子,张东说没说,他怎么知道向春花那个时间点不在家?”
“说了。他说他知道向春花晚上会去医院看望一个截肢的小女孩,那个事,还是他下午在她家喝茶时说的。他还说,当时向春花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对那小女孩的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当即表示晚上会买点水果去看看她。”
这太明显了。
张东是傻子吗?
利用向春花的善良,把他支开,然后自己利用这段时间潜入他家作案?
知道这个事的,只是他们两人吗?
如果有别人知晓此事,会不会利用这一点呢?
杨霖越来越感觉,王固俊这个案子办得不地道。
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