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军制改革(1 / 2)烽火明末首页

十天后

崇祯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这几天徐心然一直在山庄忙碌,担心他们开始进行的训练有些缺陷,对身体有所损害,正好在此制定军制,就留在山庄。

明朝的军制甚是混乱,有卫所制,营兵制,而且以文制武,文官又不制兵,军队战斗力过于低下。

而军头不管军队,着重培养家丁,从而造成军队的军阀化。

营兵制将官分别为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千总、把总等,而卫所制为都指挥使、指挥佥事、千户、百户、总旗、小旗。

因此在战斗中表现过于繁杂。

徐心然就在目前大明的编制进行改编,等到以后再改制为三三制。现在进行三三制起到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

这七天对于编制已经制定结束

军队名为“太平军”,以追求世间太平之意。

军制如下:

十人为队(10人),选出队长与副队长。

五队为旗(50人),选出旗长与副旗长。

五旗为营(250人),选出营长与副营长,并在各旗选出指导员各一名。

五营为校(1250人),选出校长和副校长,指导员队长和副队长。

五校为团(6250人),选出团长和二名副团长,并成立参谋司(参谋人员由参谋院指派,人数为七人,由参谋长领队),指导员旗长一名和副旗长。

三团到五团为一军(最大人数为3万5千),选出将军一名,参将三到五人,并成立参谋部(人数为二十人至三十人由参谋院指派,由参谋佥事领队。),宣传部指派指导员佥事一名,副佥事二名。

指导员是为宣传引导舆论,引导思想,顺便检查军队。指导员制度为:队长,旗长,佥事。由宣传部为中心进行管理,宣传部尚书为指导者,宣传部还有其他职位有待补充。

参谋部是为了在其中制定方案,和谋划军事事务并可以协助长官进行的文职工作,执行方案与否由所在最高军事长官决定。参谋制度为:参谋长,参谋旗长,参谋佥事。由中央参谋院统一管理,由参谋院指挥使统筹。

军队由军事指挥为主,参谋为辅助,宣传为指导思想,这样进行全局管理。

这样起到检察作用,也保证军事行动由专业军事人员指挥,而且参谋是属于军队的专属文职,也避免了文臣打压军队无法抵抗。

对于自己的设定感到无比满意。

现在只需要安排到校一级别就够了。

徐家山庄后院,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大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张挚正在安排家丁们进行体能训练,

突然,徐心然出现在场地上,引起了一阵骚动。

“停下来,大家停一停,我有事情要宣布!“徐心然的声音洪亮,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