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的狂妄可不只是因为他的年少得志,更多是因为他需要足够的狂妄去激怒十字军。
先前十字军和伊萨在道萨尔一战中大败,不仅让十字军的士气严重受损,更是让穆赫塔迪逼死穆塔兹的计策失败。
艾哈迈德和穆赫塔迪都是聪明人,仅凭战后的汇报他们就发现,那场战役完全就是十字军主帅故意在放水送死。
没有什么别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战损比太过于离谱。
伊萨手下的阿拔斯军队仅仅损失三万人左右,而路德维希手下的十字军粗略估计损失至少十五万人,一比五的战损比啊!
虽说十字军至今为止没有在正面打败过阿拔斯军队,但是从以往的战役汇报中能够看得出,十字军的整体战力水平绝对比阿拔斯军队高。
那么即便是在跨河作战的前提下,十字军进攻阿拔斯军队的结果也不应该是五比一的战损比。
这只可能是路德维希当时在故意放水送死,当时艾哈迈德和穆赫塔迪都立即意识到这一点了,虽然他们还不明白路德维希为什么这么做,但是至少他们能够确定路德维希一定会南下大马士革。
所以艾哈迈德刚刚的狂妄言行就是为了激起十字军的怒火,让他们全力进攻大马士革。
上次是路德维希有着绝对不能赢的理由,这次是他有着军队不能赢的理由。
早在十字军向大马士革进军的时候,他就已经向穆塔兹发出了求援的书信,注意是向穆塔兹而不是向穆赫塔迪。
为什么?
因为这就是他和穆赫塔迪商议的新计划,又一个要把穆塔兹活活逼死的计划。
这封求援的加急信件只要一到都城萨迈拉,穆塔兹就必须做出选择,但是无论他如何选择都只有死路一条。
同意给予支援?
穆塔兹哪里还有兵力可以调动呢?十万常备军已经给了伊萨去防守幼发拉底河上游防线,另外二十万常备军又必须用来防备穆赫塔迪背后偷袭。
现在他能调动,不对,应该是他敢调动那个地方的军队呢?
抽调伊萨的军队?不说别的,伊萨敢动一步,驻守在幼发拉底河上游沿岸的二十万十字军就敢立即发动进攻。
抽调自己身边的二十万军队?如果穆塔兹为了保卫阿拔斯帝国,宁愿现在就去死的话,他的确是可以现在就发兵支援大马士革的。
那么穆塔兹不同意给予支援呢?
结果自然是一万大马士革守军奋力防守,可惜难敌十万大军围困,艾哈迈德无奈败退,然后导致圣城耶路撒冷沦陷,哈里发穆塔兹难逃其咎。
最终屈辱不堪的瓦西特埃米尔穆赫塔迪振臂高呼,举旗起义。接着各地封臣紧随其后逼宫穆塔兹,使其退位以死谢罪。
总之在艾哈迈德和穆赫塔迪的计划下,这次穆塔兹必死无疑。
至于艾哈迈德是否已经投靠穆赫塔迪了呢?
当然没有,他还只是和穆赫塔迪达成合作而已,如果穆赫塔迪最终能坐稳哈里发的位子,他再正式投靠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