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2章 征高丽薛仁贵(1 / 2)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首页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

生于隋大业九年,卒于唐永淳二年,主要事迹在唐大宗、高宗时期。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

唐贞观后期,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从贞观十八年秋开始,即调集军资粮草和招募军士,积极进行战争准备。

薛仁贵就到将军张土贵处应募,被收为部属。

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张土贵军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

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

“贞观十九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

“六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

“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

“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

“即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

“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

“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望见,战后特召见薛仁贵,赐马2匹,绢40匹,生口10人为奴,并提升为游击将军,云泉肘果毅,职守皇宫玄武门。”

“及唐征高丽还军,唐太宗还加封薛仁贵右领军郎将。”

“征高丽后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一直守卫玄武门。”

“永徽五年,唐高宗行幸万年宫,第一天夜里就遇山洪暴发,直冲万年宫北门,卫土们见水势凶猛各自散去。”

“而薛仁贵登门向宫内呼叫水至,唐高宗听到喊叫,急忙出宫跑到高处。”

“当唐高宗回头看时,大水已经涌进了他的寝殿。”

“躲过大难,唐高宗感激薛仁贵,特赐薛仁贵御马1匹。”

“显庆三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

“薛仁贵于贵端城击败高丽军,斩首三千余圾。”

“第二年,薛仁贵又和梁建方、契苾何力等,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

“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

“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10余人,无人敢挡。”

“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直取敌将。”

“那个敌将慑于薜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

“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战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士,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

“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回纥。”

“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

“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

“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回纥九姓拥众10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

“薛仁贵临阵发了箭射死3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

“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3人。”

“从此,回纥九姓衰败,不再为边患。”

“乾封元年,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死,其子泉男生继位,但为其弟泉男健驱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

“唐高宗派庞同善、高偘前去慰纳,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援送庞同善、高偘。”

“行至新城,庞同善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得知后,率军及时赶到,击斩敌首数百级,解救了庞同善。”

苏轼: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天生神力,勇武过人。

薛仁贵年少时应募从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

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也就是朝鲜半岛一带。

太宗招募猛将。薛仁贵去将军张士贵处应募,成了张士贵的部下。

张士贵的部队行至安地时,正好碰到郎将刘君印率领的部队为当地的反动武装所困。

薛仁贵向张将军请战,单骑直冲敌营,很快就斩首敌将、击败敌军返回。此战之后薛仁贵名闻三军。

薛仁贵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太宗专门召见了他,赏赐良马两匹,上等的绢四十匹,赐奴仆十人,并破格提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

大军返回后,唐太宗再次召见薛仁贵,感慨万分。

此次,唐太宗加封薛仁贵为右领军郎将。

此后直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一直守卫玄武门。

玄武门兵变是我们熟悉的宫变,玄武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薛仁贵得到了唐朝君王的极致信任。

薛仁贵与辛文陵一起带兵在黑山即辽宁西南与契丹作战,生擒契丹王阿仆固及其将领军士。

此战后他因公拜左武卫将军,被封为河东县男,这是爵位。

薛仁贵领兵出征回纥九姓。薛仁贵率军达天山后,回纥九姓的大军约十余万之众与薛仁贵对峙。

回纥气焰嚣张,多人临阵挑战,薛仁贵随即远距离临发三箭射死三人,将回纥的气焰一灭到底,战前回纥骑士摄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投降。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

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回纥九姓残兵败将,活捉首领兄弟三人。

薛仁贵大胜之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上,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回纥逐渐败落,唐军东北边关的压力稍减。

后来,薛仁贵又接连打下扶余及吉林农安一带。

他因战功被唐高宗封为本卫大将军,爵位为平阳郡公。

薛仁贵被封为瓜州长史,不久又被封为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前往云州即山西大同打击突厥的阿史那元珍。

薛仁贵打败突厥军,斩首万余人,俘虏二万人,夺得驼马牛羊三万余头。

突厥人从此更加惧怕薛仁贵,现今薛平贵戍边,突厥人更加不敢侵犯唐朝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