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禽走兽,千亩林木,万万百姓,都离不开这一条大河。
……
虽说在路上耽搁了一些时辰,但一刻钟后,一人一鸟也终于临近了渭水河边。
“花衣,你若要与我同行,须知在普通人面前,不可随意开口,以免惊吓他人。”
临到官道,方源忽然停下了脚步,认真嘱咐道。
“哦!没问题!”
小花雀点点头,也是一脸郑重。
她诞生灵智已有一些时日,自然是知道普通人恐怕终其一生也难以见到妖怪,随意开口说话不但会引起恐慌,还有可能带来祸事。
……
通体青石板铺就的官道,宽约两丈,这是大丰国力强盛的象征。
其上挑夫,游人,行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更有农家汉子在路边席地而坐,铺一张素布,上摆一些山珍野味,朝着路过的行人吆喝着。
这些都是大山的馈赠,不少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若有人驻足,便是好一番“唇枪舌战”,直到一方败下阵来,但总归是会皆大欢喜的。
“久违的生活气息。”
站在官道旁,方源闭上眼,静静感受了着这难得的热闹。
山上修行三十载,这种浮世的气息,几已被他忘却。
左肩上,花衣也闭上眼,但耳中除了嘈杂的交谈声和脚步声外别无他物。只得用略带疑惑的小眼睛侧头看向方源。
“我已有好多年没见过这种热闹的情景了。”
方源微笑着解释了一句,并不多说。但花衣的目光却由疑惑变成了同情,甚至还用一边翅膀拍了拍他的后背,以示安慰,却让他不由得大笑起来。
……
“这位小先生,请等一等。”
一人一鸟沿着官道还未走出多远,几位身着长衫,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士子便从后面叫住了方源。
“小先生有礼。”
一名留着细细的胡须,头上戴冠,略显清瘦的中年人,来到他的面前,拱手说道:
“在下姓李,单名一个先。小先生这是要去龙王县?”
在大丰朝,对于道士的尊称一般为先生,这也是道家在大丰地位崇高的一种体现。
“先生不敢当!”
“在下方源。”
方源拱手回了一礼。
“不过我确实是要去龙王县。”
听到这话,其中一名面容清秀的年轻士子当即抚掌大笑:
“哈!崔兄,你那壶月桂酿现在可是我的了!”
被称作“崔兄”的年轻士子倒也未曾否认,只是笑着摇摇头说道:
“这个时辰,又身着道袍,这位小先生必定是去参加‘龙王祭’的,你只是占了先乘之机。”
“先发制人亦是一种本事,崔兄可不要不服气!”
……
“龙王祭?”
两位年轻的士子聊得火热朝天,方源却是有些疑惑了。
“莫非小方先生不知道?”
李先见他如此表现,却是有些讶异了。
“我确实不知,还望李兄解惑。”
方源拱了拱手。
“举手之劳罢了。”
李先顿了一会儿,缓缓说道:
“龙王祭,据说是三十年前龙王县改名时设定的日子。”
“自那年起,每年一办,从未间断。”
“最初的时候,龙王祭比较简陋,村民们只是向河中投入一些鸡鸭猪等肉食,也未曾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庆典。本意是祈求渭水河里的龙王能保佑河边的村人安全平安,来年风调雨顺。”
“直到最近这些年,举办的规模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演变成县里面一个盛大的节日了。”
“所以几位也是去参加龙王祭的?”
方源看向几人。
“正是!”
崔姓士子当即回答道。
“特别是听说今年还有白云观的高人到场,将为大家表演一场‘捉妖盛会’,那就更不能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