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一个外省的学生,为了考上清华和北大,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你也不是不能去。
你说你已经尽力了,或者说你再怎么试也没有用?
问题来了。
“额……”陈小北无言以对。
李治见李诚凡犹豫了一下,不禁有些疑惑,也有些忐忑,“是我做的不对么?”
“不用了,不用了!如果真的没有办法,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否则,一败涂地。
更不要说在政治上了。
要对付佛家,李治自然不会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西游释厄传》上,这样固然是最好最容易最平和的办法,但为了以防意外,他还是留了后手。
如果李诚凡不答应,他也不会这么着急。
李诚凡见他如此焦急,也是心疼,最终叹了口气,将一些只有李二才能了解的事情说了一遍。
而大唐,最多再过两百年,就会陷入停顿。
“大唐要制定的政策,就是用神族的智慧来提升蒸气的功率,让它停止研究,至少需要一百年,你的父亲才会让你来管理这件事,你父亲之所以让你来管理这件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不用想那么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算拖延的时间再久,等你父亲将国家的政策做完了,你就可以开始了。”
与其遮遮掩掩,通过各种手段来让自己的子女变得更加勤奋,倒不如让自己的儿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命运,哪怕将来自己会感到遗憾,但这都是自己应得的。
李治的行为,和他的好同学如出一辙,他对这个世界的厌恶,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悲伤。
但李治和他的那位好弟子不同,他已经成为了一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无论从大局上来说,他都要远远超过那位好弟子。
他在短暂的惊讶之后,很快就认命了,虽然看上去很疲惫,但并不像其他优秀的学员那样,表现出了太多的绝望。
“那么,你是说?”
李治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李诚凡在等自己。
这是一个很突然的念头,不过,他想起了道心催稿卢胜道,他写了一封书信,恰好父亲交代了一些事情,又收到了道心送来的《西游释厄传》,想要压制住他,最终,他还是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里,李诚凡在心中苦苦思索,要将真相说出来。
这也未免也有些巧了吧。
这只能说明,一切都是李诚凡在操纵。
最好的证明就是:道心是个怎样的小孩,李诚凡怎么会不清楚。
只有四个词可以概括:嚣张。
让她催促稿卢胜道,她一定可以把这件事给推出去。
道心不是一般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跟普通孩子没什么区别,但暗中保护她的,却是皇家和皇家。
李诚凡怎么会不认识这么一个逃课的孩子?
求你了。
从李诚凡江南带来的资料来看,李治并没有见过一个不认识自己儿子还在学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