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天已经擦黑。
时间紧,任务重。
不能再煽情了,都是经历过战阵的老卒,加之一下午的磨合,也了解的七七八八了。
这四十几个人中大半是将官,就是原天雄军小旗以上。即便是普通士卒也是参军比较早的。
不然也不至于结成深厚的感情,一起回乡。
将新兵中卢传廷比较看好的几个人带上。
又将先招的女兵营中一个叫‘花二娘’的叫上。
带着众人回到临时指挥部。
各自落座,坐不下的就在旁边站着,再点上几个蚊香。
老卒们依然忍不住摸摸椅子,这咋弄出来的,坐的可真舒服,还挺好看。
卢传廷率先发言,直奔主题。
“有人是从江阴过来的吗。”
陆康站起来示意他是从江阴过来的。
压压手让他坐下。
“说说那边的情况。”
陆康整理下思绪,缓缓说道。
“清军可能疯了,前天就围了四门,逢人便杀,根本不再查问。看情形是想尽快肃清外围,准备攻城了。”
“知道城中是谁坐镇指挥吗?”
“从擒杀方知县起,众人皆是听从陈明遇陈典史的指挥。”
“阎应元此人陆总旗可知晓?”
“阎典史怎么说呢,我也是道听途说,此人有些傲气,还有些自认清高。”
“他不在江阴城吗?”
“应该不在,去年听说去剿匪了,后来就没听到过关于他的消息。”
听到这些,卢传廷轻轻的敲击桌子,陷入了思考中。
阎公还未入城,那么江阴城先期的抵抗将非常的艰难。
卢传廷自己也在江阴城下呆了半夜,看着那些清军也不像是主力部队,估计都是些降清的汉军旗。
守肯定是能守住,但伤亡会非常大。
江阴军民虽号称义兵,本质上还是些平头百姓,凭一腔血勇,便只能拿人命填了。
陈明遇定然会请阎应元坐镇江阴,到时候守城能力会直线上升。
现在很多人还都认为大顺军的危害大于清军。
加之吴三桂,洪承畴等高官降清,士林中很多人都以降清为荣。
全国抗清者,唯江阴一枝独秀。
战始终是要打的,可打来打去苦的谁?
四郊无宁静,垂老不得安!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染!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明末战争中,清军参与的战争无疑是最残酷的,杀戮也最甚。
怎样才能在江阴这一块地界上把战果最大化?
天色已经黑透,胡大牛进来点上一盏油灯,将卢传廷的思绪打断。
看着隐在阴影中的众人,卢传廷缓缓问道,声音变的威严。
“众位可愿随我勠力同心,并肩作战否?”
众人纷纷起身,单膝跪倒,齐声高喝。
“愿为少帅效死。”自从得知卢传廷决定起兵后,众人也改了称呼。
“好!众位请起。”
“如今江阴危若累卵,天下也战火纷飞,士林高官们尸位素餐,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当此危急存亡之秋,我辈当奋起反抗!”
“明日正午校场点兵,昭告天下,举旗伐清。”
“令!”
刚刚站起的众人又纷纷跪倒。
“陆康为新军特勤总长。”
“许久溟为新二军代理军长。”
“黄良忠为新一军代理军长。”
“张大虎为炮营营长。”
“沈不浪为特别事务处处长。”
“袁长青为通讯组组长。”
“花二娘为医务营营长。”
“胡大牛为后勤总长。”
“秦阳为一连连长。”
“白佳山为二连连长。”
宣布完任命,将手中的册子给新任命的各部长官发下去。
里面是他这几天编写的一些具体事务的操作细则。
还有很多人对这些官职的新鲜名称感到好奇。
大家七嘴八舌的争相发问。
张大虎当先凑上来,一张虬髯大脸在昏黄的油灯下形同恶鬼。
把个卢传廷吓了一跳。
张大虎挠挠头,嘿嘿的笑。
“少帅,咱们还有炮?”
张大虎原天雄军总旗官,负责火器营。如今被封了个炮营营长,自然得先问问有没有炮。
卢传廷白了他一眼:“当然有炮。”
“不但有炮,还有枪,不是你们用的那种火绳枪,而是‘哒哒哒’冒蓝火的...呃!”
“总之就是不怕下雨,还打的远,更加不用装火药。明日大家便会见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