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3章 朱重八的震惊!(2 / 2)天命玄鸟,华夏始焉首页

石妙柔听到这里,也不禁感到有些悲伤。

“放心,有朝一日我们会将整个天下都纳入同康会的治理之下,届时,所有人都会过上如今同康会百姓的生活,而每个人的亲人也都不会受分别之苦!”

石妙柔只能如此安慰道。

“多谢先生!”

听到石妙柔的话,士卒脸上露出了感激以及憧憬之色。

而看向石妙柔的目光之中也变得更加的尊敬了。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进来禀告道:

“先生,城内有一个叫朱重八的人,说是有妙计欲献给先生!”

“朱重八!”

听到这个名字,石妙柔顿时想到了脑海之中的那个小和尚,随即露出了惊讶之色,没想到如今他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就是不知道如今的朱重八知不知道此时的同康会先生是自己,如果不知道的话,到时见面肯定会让他非常的惊讶。

不过石妙柔猜测朱重八应该知道了,毕竟当初与他分别的时候,石妙柔就告诉过他自己要去同康村,而此时的同康会显然和同康村有着些许联系,应当会让他联系起来。

“将其请来!”

不一会儿,石妙柔便见到一个高大的男子,以及一个女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到朱重八之时,石妙柔也有些惊讶,毕竟根据对方的衣着打扮以及神态模样,显然也有着非凡的经历。

而下方的朱重八八看到上方坐着的石妙柔,脸上更是露出了震惊之色,虽然他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是此时此刻真真正正的见到,心中仍然不免震惊。

“朱重八……见过先生!”

朱重八学着城内同盟会的人称呼着石妙柔,而一旁的马氏也跟着行礼。

而马氏和朱重八的惊讶不同,马氏却震惊于同康会之人口中的先生竟然是一位女子,虽然之前也从朱重八口中了解了一二,但是她却认为石妙柔身旁应该有位男子,毕竟能够建立一个同康会,不是一位女子能够完成的。

但是很显然,事情出乎了她的意料。

她所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却是事实。

“许久未见,看来你过得也很好!”

石妙柔脸上露出了笑容,语气和善的让两人坐下,然后石妙柔的目光才看向了一旁的马氏,“想必这位便是你的夫人了吧?”

“马氏见过先生!”

马氏微微行礼主动承认。

石妙柔也微微颔首,随即看向一旁的朱重八,不禁说道:“看来伱心中应当有许多疑惑,不过也正如你心中所想,这一切都是我慢慢建立起来的!”

听到石妙柔主动承认,朱重八脸上的感叹之色更重,“没想到你竟然能够建立这同康会,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让天下男儿也不如也!”

“回想曾经,你不过是一位女子,而我不过是一个小和尚,一年多过去,却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但是在我看来,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石妙柔笑着说道,随后两人又稍微叙旧,石妙柔才问起朱重八的来意。

“实不相瞒,其实我已经加入了红巾军,而此次前来,也不过是代红巾军打探同康会的情况。”

朱重八沉默片刻,却将自己的真实来意说了出来。而一旁的马氏听到朱重八的话,虽然有些惊讶,不过也并没有阻止。

而石妙柔听到朱重八的话,脸上并没有露出惊讶之色,反而深以为然的点头道:

“原来如此,既然是这样,那朱重八你可要在城里好好逛一逛,如果有什么要求,尽可对旁边的人吩咐!”

说着,石妙柔将外面的士卒叫了进来,然后安排道:“从今日起你便跟在这两位的身旁,你带着这两位客人在城内逛一逛,若有什么需求,你尽可满足!”

“是!”

看到石妙柔对自己的安排,朱重八与马氏脸上皆露出了惊讶之色,情不自禁的问道:“难道你就不怕我打探了同康会中的消息?”

“若是你能打探去就更好了!”

然而石妙柔却露出了微笑,无所畏惧的说道:“同康会并不怕其他人的打探,甚至于,我还非常欢迎其他人来同康会中打探一二!”

听到石妙柔的这句话,朱重八脸上更加的惊讶了。

……

朱重八和马氏跟着身旁的士卒来到了城内的一座庭院之中。

“两位客人,这是先生为两位安排的住处,不知两位可否满意?”

“非常满意!”

朱重八和马氏连忙点头,然后又说道:“今日为时尚早,不如带我们去城中看一看,毕竟这城中对我二人而言太过于……难以理解了!”

“这是自然!”

听到朱重八如此说,陪着两人的士卒也露出了理解的神色,毕竟他见过太多的、初次来到同康会的人露出此等表情,他已经习惯了。

随后,在士卒的带领之下,朱重八和马氏在城中四处逛着,并且见到了更多的让他难以理解的事情。

走在城中的一处书院之前,只见书院之中传来阵阵朗朗的读书声,这让朱重八和马氏有些疑惑,“这书院之中难道还有孩童在读书识字?”

马氏不禁看向一旁的士卒,毕竟在他看来,在红巾军之中,维持大量的士卒能够征战就已经够艰难的了,如果还要让城中的孩童读书识字,那不知要花费多少的钱粮。

“这是自然!”

只见士卒理所应当的点头,“先生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同康会中百姓,而孩童也是百姓,孩童应当做的事情自然就是读书识字,而且孩童进入这书院之中,并不需要花费一分的钱粮!”

“难道这些孩童进入书院之中读书,不需要交束脩吗?”

“为何要交束脩?”

士卒有些难以理解,“同康会将城外的土地分给了城中的百姓,每人都有土地种,即使如此,仍有大量的土地剩了下来,故而这些土地都属于同康会中的所有人,而这些属于同康会的土地,田中的收成自然属于同康会。”

“收货上来的粮食同康会全都花费在了供养孩童读书、赡养城中的孤寡老人、甚至每旬都会补助战死的同袍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