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块钱烧烤听起来不多,但这年头大家工资也几百块钱,而且物价也低,十块钱足够两三个人的份量了。
付了钱,一起回了西街巷子。两人在巷口分别。顾铭回到家时,家里人都还没睡,正坐客厅聊天。
把烤串递给妹妹,顾铭小声说了一句:“怎么样,哥还靠谱吧。”
顾依琳打开袋子看一眼,满意的点点头。随即招呼爸妈一起吃。
“铭仔,晚饭吃了吗”张梅问道。
“晚上和林强在夜市吃过了”顾铭找了个长凳坐下道:“对了,爸妈,跟你们说下,明天我回村里看看爷爷,应该会在爷爷那儿待一段时间。”
顾建军道:“行,知道了。把你妹妹一起带过去吧,刚好放暑假了。你爷爷奶奶总惦记你们。走的时候把柜子里两瓶酒带去。”
顾铭答应一声,跟家人聊了会天,就洗澡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顾铭带着妹妹叫上了林强。三个人两辆自行车,带上家里的两瓶堆花贡,又到供销社里买了两盒饼干。
吃货三人组直接往南坪村蹬去。南坪村离着镇上二十多里地,出了沙湾,路上并不好走。
都是农村土路,骑车得要两个多钟头。倒也不是没有班车,但只有下午才有。而且这时候的路况,坐车还不如骑车呢。
三个小时后,一路颠簸的吃货三人组揉着屁股站在了南坪村口。
这时候的顾铭却有些怀念后世的交通,至少菊花不用遭罪。
顾家老宅在村东头,离村口并不远。几人蹬了一上午自行车也有有些累,索性也就走过去。
进到村里,不时有村民扛着锄头准备回家,偶有和顾家相熟的见着顾家兄妹也会打招呼,调侃几句放假了又过来老爷子这蹭吃蹭喝。顾铭也是和善的回应着,并不以为意。
倒是顾依琳和林强嘀咕道:“这些人嘴怎么这么碎,吃他们家大米了?”
顾铭两世为人,自然了解这些人情世故,偏头看向两人道:“行了,你们第一次来啊?村里人大多这样,不过是开开玩笑,拉家常而已。在村里,真要是没人搭理才难受呢。况且人家也没说什么。”
说话间已经到了老宅,见院门关着,猜测老两口应该是去了菜园子,老两口退休了,但身体也算硬朗,闲不住,在后山脚下开了个菜园子种些瓜果蔬菜,也养了不少鸡鸭。自家吃的不缺,吃不完也卖,有时候也托人顺带到市里给儿子一家。
顾父劝过几次,没有效果,见老人身体确实没什么问题也只好作罢。
自己家,顾铭也不见外。直接推开院门,一边往里走一边说到:“咱等等吧,这也马上到吃饭的点儿,应该快回来了。”
林强跟着顾铭走进前院,往四周瞧瞧:“来南坪村也好几次了,以前还没发现,爷爷平时不在家也不锁门的吗,这进来小偷咋整。”
顾老爷子是林强父亲的徒弟,厨子这行当在很多人眼里的印象是脏,累,不上台面。但实际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甚至在商周时期便有了,在古代被称之为‘庖厨’或‘庖人’。厨师这个职业也是千百年来最讲究尊师重道的,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
所以林强随着顾铭兄妹叫爷爷也就不足为奇了。
顾铭回道:“你家一直在镇上,所以不懂。在村里,如果不是出远门,大白天锁门,那不是骂人吗。”
林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在堂屋休息不到一会儿,顾老爷子和顾奶奶提着菜篮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