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刘羽苏醒后第一时间研磨,给曹操、袁绍等挚友写信,离别数日,他甚是想念友人,急需他们回信交流。
这一封封信可都是马尼啊!
书写完毕,令人快马加鞭传送出去后,刘羽稍作休整,旋即与刘岱辞别!
刘羽的车队再次启程离开兖州。
不过从刘岱这里利用“玻璃佛像”交易的“五万石粮草”,共计有上千辆辎重超过他防护极限,只能暂时存放在兖州,仅带着近万石粮草北上。
等回到老家常山,以常山为中转点接收粮草,转送到并州开启宏图霸业!
在刘岱的亲自相送下,刘羽在白马渡口过黄河,北上冀州魏郡。
冀州魏郡与赵国接壤,后就是常山。
但刘羽并没有直接回归家乡,而是陆续拜访了冀州魏郡的世家豪强,后更是绕道清河国,拜访了未来的五望七姓中的崔家。
目的自然是交易粮草!
而刘羽交易的筹码则是“玻璃神像”,道家七十二神像已经购买送达,刘羽通过双穿门往返搬运,贩卖交易。
当神像问世后,轰动整个冀州!
未来黄巾起义由太平道发起,席卷全国,冀州尤为剧烈,原因是太平道的大本营正是冀州巨鹿郡,也是张角三兄弟的老家。
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宗教方式笼络人心,三兄弟以巨鹿郡辐射四面八方,冀州崇尚黄老之学、道家学说极盛,在这里佛教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太平道为首的道教独占鳌头!
这种情况下,当刘羽搬出道家玻璃神像后,何止是轰动,简直就是竞相追捧,甚至有些狂热了!
刘羽成为冀州世家的座上宾,没有档次的豪强想要见上一面,排队都要排个三年五载。他们不是狂热刘羽,而是他手中的神像。
虔诚的信道者认为,这是神降临的痕迹,简称“神迹”!
靠着这种热捧,刘羽趁热打铁交易粮草,花费上万元、绝对不超过十万元的玻璃道家七十二神像,为刘羽换来了总计三十万石的粮草!
三十万石啊!!!
汉代一石大概120斤,相当于现代一半即62斤左右,三十万石粮草等于30w石*62斤=1860万斤,按照麦子2.5元一斤计算,那就是相当于4650万元!
用不超过10万元的工艺品,交易换得价值4650万元的粮草……
恐怖如斯!!!
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刘羽都在考虑,他是不是应该专职当一个“两界倒爷”算了。
当然这也只能想想罢了!
经过刘羽在河南、冀州接连“豪掷玻璃”,曾经高贵华丽的玻璃,渐渐跌落尘埃,物以稀为贵,这泛滥之后,也就逐渐贬值。
未来应该卖不起这种高价了!
刘羽正在考虑,要不要借着古代道路交通不便、传信不便,利用这种信息差、时间差,最后来几笔玻璃交易,将这个“庞氏骗局”送到“有缘人”手中。
不是刘羽缺德,这些世家豪强为富不仁,土地兼并,巧取豪夺,令百姓们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刘羽只不过是“劫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况且“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这不是商业道理吗?
不过最后刘羽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来他是并州刺史,赴任时间已经滞后延缓太久了。二来汉代注重出身和名望,哪怕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天然是站在皇权一边,但也不可能得罪死世家豪强。
如今玻璃逐渐泛滥,但价值还在,贬值还需要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谁也怪不到刘羽头上,还会认为这是亘古天理,王朝都有兴衰更迭,更逞论是玻璃商品贬值?
但若是刘羽加把火,继续疯狂的贩卖玻璃工艺品,推动这种贬值泛滥的速度,那他就成为罪魁祸首,成为那些购买玻璃工艺品的世家的公敌了!
这种价格背刺,最令老顾客不爽!
两害相权取其轻,刘羽果断放弃,见好就收!
其实用十万元不到的玻璃工艺品,从河南世家、兖州刘岱、冀州世家,总计交易得到5000万元价值的粮草等物资,已经是一笔非常成功,足以载入商业教科书的交易了!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须知贪心不足蛇吞象!
……
刘羽五月中旬从洛阳出发,直到七月底的时候,他方才走到常山。
旷日持久,耗时耗力,但多半都是消耗在交易粮草的时间上。
这也是他为何绕道冀州常山的原因。
一来冀州地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粮草富足。正好可以通过玻璃工艺品交易贩卖。二来七月附近正好是河北麦收季节,家家肥的流油。
三来刘羽可以通过老家常山为中转点,接受这些交易的粮草,转移到并州开启民生治理。
冀州常山与并州太原郡有一条“井陉”沟通,从春秋战国至今,这也是两州跨越太行山的主要贸易通道之一。未来更是在这里建立了“石太铁路”,乃兵家必争之地!
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
时至七月末,本是麦收庆典,但刘羽刚到达常山后,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常山竟忽然爆发瘟疫!
瘟疫的发生一般由天灾人祸引起,洪水、旱灾、蝗灾和地震等自然因素,或者军队交战、尸体处理不及时等社会因素,都会爆发大瘟疫!
冀州常山的瘟疫来源于幽州代郡传染。
正值大汉北方麦收季节,夷狄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收获,鲜卑寇边,烧杀劫掠,深入幽州代郡,百姓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伤亡无数,尸横遍野!
随着难民南下逃离,首当其冲的就是毗邻的冀州常山。
幽州和冀州接壤,其中代郡与常山接壤,涿郡与中山接壤,其他郡县都有接壤。边关难民要么向幽州其他郡县扩散,要么南下逃离至冀州郡县。
虽然有山路阻碍,但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天道总会给人留下一线生机。山路中也有来往通行的径道,如“太行八陉”就是其一。
幽州代郡的百姓们逃亡至毗邻的冀州常山后,有百姓携带病菌传染,有百姓伤亡后尸体腐烂传染等原因,顿时疫病传遍全郡,引发瘟疫。
当地太守不敢怠慢,隔离治疗,派遣大夫施散药物。
古代的医疗水平落后,但医疗手段却十分超前,很早就已经有了应对瘟疫的隔离办法。
如宋朝苏轼就曾经在任职期间设置隔离病房,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还如汉代华佗外科开脑手术等。
常山太守名叫冯巡,也算是精明强干,反应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