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滚滚向前,宁荣二府被抄家的事,渐渐淡出京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三个月后,清晨,京城最热闹的前门大街,商贾云集,贩夫走卒络绎不绝,时时可以听到他们口中叫卖各种商品的声音。
正是:
珠市口当正阳门之冲,前后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设市开廛。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
此时攘来熙往的人群湍流中,卖报童响亮而清脆的叫卖声,吸引了大街不少人的注意。
尤其叫卖的内容,更是让人驻足而立。
“号外!号外!号外!
大音旬报最新一期,内阁韩大学士再取十三房小妾、吏部尚书之子为红歌坊的头牌争风吃醋,于众目睽睽之下打死文远伯之子、陈郡谢家三公子迎娶清河崔家贵女......”
“号外!号外!号外!最新一期大音旬报,太皇七十大寿将至,朝廷将大开恩科、招纳贤良。”
“号外!号外!号外!大音旬报最新一期,《三国演义》啦,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随即,便有等在路边的人前买报,有长衫打扮的青年书生,亦有短打扮的小厮,还有路过的客商、掌柜等。
很快便有人围在了那买报的书生身边,
“李秀才,这期旬报说的是什么啊?内阁大学士娶的十三房小妾出自哪家青楼??”
“李秀才,那红歌坊的花魁最后跟了谁呀?”
“当然是吏部尚书家的公子啦,你没听说文远伯的儿子都被打死了。”
“那谢家三公子的夫人不是去年才过世吗,怎么又娶崔家女呀?”
不远处的茶楼,早已是人满为患。
“小二,这边加水。”
“哎,来了。”
“小二,再来一碟干果。”
“小二,这说书的张先生什么时候到呀,我还想知道那张翼德有没有自刎呢。”
小二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擦了擦额头的汗,一边支应客人。
“来了来了,客官您别急,张先生立马就到。”
私塾,两位年轻学子,一人拿着浆糊,一人拿着一份大音旬报,正往告示栏走来。
两人皆是挺胸抬头,一脸骄傲,身后跟着一大帮子学生。
没办法,这大音旬报,一旬一期,只是表现格外优异的学生,才有亲自张贴旬报的资格。
两人来到告示栏前,告示栏早已被人清理得极为干净,只见两人认真地刷浆糊,然后贴报,生怕有一点不仔细,将纸张弄出了皱褶。
城外清风阁,一群文人才子在此集会。
“公子,公子,旬报出来了,这是您要的。”
一小厮气不接下气地跑清风阁,将他一大早便去蹲守买来的旬报递到自家公子手里。
那公子接过旬报,脸色肉眼可见地傲骄起来。
“公子,公子,大音旬报。。”
其他家的小厮也陆续跑了来。
很快,屋里的公子几乎人手一份大音旬报。
“好,好,好一个‘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好一个潇湘妃子。”
一名青衣公子拿到旬报,首先找出文学版,看诗词版块。
“不不不,我觉得还是蘅芜君的这一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另一名白衣公子摇头晃脑吟诵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期大音旬报出刊的日子,成了他们聚会的日子。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