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58 目标收购未来的四大银行,富国(2 / 2)人在鹰酱,狂赚万亿,爆炒好莱坞首页

1998年,漂亮国西北银行收购富国银行,合并成新的富国银行。

一般提到被收购,

大家可能第一印象是企业经营不善,

走投无路而被收购。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就是经营很好,

股东愿意出售公司套现,

尽管价格高,但是在买家眼里还是很值。

漂亮国西北银行收购富国银行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漂亮国西北银行收购富国银行之后,

反而将自己的名字也改为富国银行,

并且以原富国银行的总部和经营团队来经营新的富国银行。

和一直走在时代尖端的花旗银行相比,

富国银行的历史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保守的不能再保守。

直至2020,

富国银行仍然定位于零售银行,

以网点多,遍布社区,

营业柜员多而闻名,

既不跑国外,也不玩创新,

这样的银行又是如何壮大的呢?

强者自有强者的生存之道。

富国银行一心一意搞零售,

任你互联网思维的大风刮到天去,

我就岿然不动,

百年如一日的做好人性化服务。

用户们去别的银行,

可能都被ATM机和网银的冷冰冰服务取代了,

但在富国银行这里,

你能最方便的找到网点,

有最多的柜员像帝一样伺候着你。

结果是什么呢?

富国银行的服务牌打响了,

用户粘性强,

单个用户购买的金融产品最多,

价值的挖掘做到了极致。

数百年的金融史,

创新和保守,

历来是硬币的两面。

当经济在成长,繁荣,

泡沫的时期,

创新型银行通常跑的更快,

他们服务于新兴行业和市场,

有着更高的毛利率,

业绩飞速成长。

比如1990年代,

漂亮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

经济全球渗透,

信息技术革命爆发,创新蓬勃,

这个时代站在潮头的就是花旗银行。

1990年,花旗银行的股价为18美元,

2000年增长至400美元,

涨幅高达2122%,高居榜首。

相对应的,保守的富国银行,

在那个十年里,股价涨幅仅仅为900%,

比花旗要逊色的多。

但龟兔赛跑,比的不仅是短时的冲刺,

更考验的是金融业惊涛骇浪下的生存能力。

每当经济泡沫被戳破一次,

就有一批跑在前面的先锋者成为了先烈。

美林银行、雷曼兄弟、巴林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2008年的次贷危机,

若不是实在是大到不能倒,

最后关头漂亮国政府被逼着担保注资,

花旗银行也早已一命呜呼。

在这每一次的金融危机中,

保守的银行往往是生存能力最强的银行,

他们可以用近乎白送的价格收购一大批的银行资产,弯道超车。

富国银行,就是在这样的时点,

一次次的完成了逆袭,趁机做大。

这样看,富国的经营理念是不是和巴菲特三观一致?

难怪两个老家伙如此投缘,彼此吹捧,

一个成了“最伟大的投资者”,

一个成了“世界最好的银行”。

.........

.........

飞卢18周年品牌升级回馈读者!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10日到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