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使的顾虑商人们也都心知肚明,毕竟他们这支商队之前已经高调的锻了一千柄钢刀,再造一千副皮甲,换谁都要心里咯噔一下。
你想干嘛?
你小子整一千人出来就算了,你这又锻刀又造甲的,你居心何为??!
但商人们也苦逼哇,这一千人可都是签了契书在商局备案过的,死一个就要供养他的亲人(有成婚者只需供养其妻子子女,无成婚的则要供养他的父母与未成婚的兄弟姐妹)十年不低于他现有工资待遇的钱货。
可以说这一千人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千人了,这可都是钱啊!!!
死一个都要让这些商人们午夜梦回心痛的无以复加。
他们不是没想过让没签契书的工人去,但商局严禁商人故意雇佣临时工从事危险工作,查抄力度很大,且抓到一个就是杀一儆百绝不手软,如此强硬下,商人们又突然觉得这些意外补偿都不是事了。
在他们眼中,他们的命肯定是比这些工人要精贵些的,能花钱解决的就不是大问题,能接受能接受,他们还能接受的。
呜呜呜…………可是还是好心痛怎么办?商人们暗暗咬手帕,生怕哭出声来被商局上门查账。
商局统筹人林钰对此淡笑不语。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除了海贸大明有主动下海经商而陆贸却基本为零的原因了。
如果海贸的危险性是赌博,那么陆贸就是梭哈,突出一个一把有一把无。
朝廷商部为了鼓励海贸甚至还重启了市舶司,且每一支般队都能得到两支海军小队的护航,之前海贸的危险是公认的,但在护航策出台后,海贸可以说是稳赚不赔了。
而陆贸呢?
不好意思,朝廷扩张,陆军吃紧,也不方便这么私用呢。
在商人们的围追堵截,一哭二闹三上吊下,边城宣政使这才不得不勉强给了他们一个许可证明,但一千副就不用想了,宣政使直接对半砍,给了五百副,至于这么做会让这支商队的安全性大减的情况,宣政使只能表示:
还是以乌纱帽为先吧。
就这么着,这支商队总算是磕磕绊绊的上路了。
满载着一百五十车货物,浩浩荡荡的开始了大明第一次主动外贸。
城门口,商人们挥舞着小手帕送别商队,一时激动过度还喜极而泣了,只希望这一趟能有个好结果吧。
“一定要平安回来啊……”他的大半身家可都压在这一趟了。
要是亏了,他当真要先行一步了。。。
阳光下,商队的影子越拉越长,只是不知等待在前方的是福还是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