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战备
明印洲
总督府
不同于以往的平静,自随行太医在青妍身上把出喜脉后,总督府便像是一盆沸腾的水,不断翻滚着。
为了给未出世的孩子与妻子祈福,朱祁钰大手一挥就是几百万银币撒出去,不是捐给济善堂,就是用来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同时让人在各地施粥一个月。
普善宫
不同于明朝的建筑方式,这座异域王宫主体皆为石英石,上刻精美的花纹,外用金箔覆盖,镶金嵌玉,极尽奢华。
一座王宫占地千顷,层高便有二十米,内里用十二根巨石柱支撑,顶上还有特制的万花顶,视觉效果极致震撼,尽显鬼斧神工。
就是外城墙不如明京城那般里三层外三层,仅有一道三米高的石墙围绕王宫,对于习惯了巨大城墙的朱祁钰来说,看着就觉得单薄,不安全。
这其实也是朱祁钰不明白两地差异,依明印的禾中姓制度,阶层是永远固化的,被压迫者甚至一辈子都不知道“反”字是怎么写的。
自然明印的建筑便不用太追求外在的防御力。
而大明不同,大明继承的是华夏的传承,“反抗”两字,几乎刻在人人心底,只是轻易不露罢了。
所以,为了增加君主的威慑力与体面,皇宫是一定要往大、往气派去建。
毕竟大明还有按阶层定规制的法令,低阶层不得越阶使用和建造不合制的事物,违者以谋反、犯上论处。
等于说皇室就是把尺子,皇宫的大门高十二米,那全国就不能有谁的门高过十二米。
不然就是逾矩,要杀头的。
所以,为了下面的人有门,皇帝能建十二米的,就不能建十米的,总得给后面的人口汤喝吧?
所以中外文化差异才会这么明显,这很大程度上都是文明差异的体现。
大厅内,朱祁钰正翻着字典,一旁的软榻上青妍则专注又温柔的看着他的动作,淡笑不语。
朱祁钰翻字典翻到出汗,但他却还是没挑出心怡的字来,照太祖定的序,这个孩子是见字辈,从水,三点水的字很多,但朱祁钰总是不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