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第八章:杨坚的评价,千古(2 / 2)盘点历代开国难度,大明竟第二?首页

这个我或许永远都不知道了。

……

“千古十大帝王序列?”

司马炎看着这个有些火热。

千古十大帝王啊。

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我司马炎建立大晋王朝。”

“灭吴蜀两国,统一华夏。”

“这方面,我不输于那杨坚。”

“大隋有开皇之治,我大晋有太康之治。”

“于情于理,我司马炎也定然能名列千古十大帝王。”

他很有自信。

隋朝有的,他也有。

那杨坚都能名列其中,我司马炎没有理由不能名列。

“科举制。”

“能选拔人才,打破门阀的垄断。”

司马炎眼神有些阴郁。

大晋的问题就是士族能量太大。

那些士族在建立大晋之初的确有些作用。

可是时过境迁,那些士族已经成了朝廷的毒瘤。

那些做官的人,基本都是由士族的推荐入朝做官。

这么一来,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些力量以那些大士族为首,干涉朝廷的运转。

自己身为皇帝,做事都极为束手束脚。

连废个太子这事,居然都无法通过。

太子什么德行,他们不知道?

不,他们知道。

可他们觉得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并不是什么好事。

只有傻子一样的皇帝才能不会对他们的地位有什么影响。

“不行。”

“这些士族必须要解决。”

“否则,这大晋的天下谁说了算还不知道呢?”

司马炎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念想。

他深知等这些士族的力量越来越强时,定然会对皇权产生极大的威胁。

“这科举制,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既然如此,我也该有所动作了。”

“一定不能让这些士族彻底掌握升通道,不然未来定然是一个大问题。”

……

“科举制?”

未央宫,刘邦对这个制度也很敢兴趣。

“子房,你通晓古今。”

“这种制度此前可有过?”

张良摇了摇头。

“未曾有过。”

“自古以来,弱想做官需要贵族推荐。”

“只有在贵族的推荐下,才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只是,大秦有一种制度和这科举制很相似。”

哦?

刘邦来了兴趣。

“大秦的何种制度?”

张良解释道。

“陛下,大秦为何能在商君的变法下会变得如此强大呢?”

“就是因为这个变法让所有普通人通过参军获得爵位。”

“如那白起,就是从一个普通的士兵走了大秦军队的最高统帅。”

“而在变法之前,大秦军队的所有中高层军官都是由那些贵族子弟担任。”

“大秦军队的战斗力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而这科举制也和大秦的军功制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同的一个需要做官,一个是参军。”

“陛下如果想要尝试,不妨可以招收一些普通的读书人。”

“让他们去担任最基础的里长,然后去考核他们对于治理地方的心得。”

“以此来确定谁会有更大的才华和能力。”

听了这话,刘邦若有所思。

如今国家初立,也的确需要更多的人才。

“子房,你说的甚合我意。”

“萧何,你是丞相,这事就交给你了。”

“必须给我大汉选出足够的优秀人才。”

“是。”

萧何领旨后,幽怨的看了眼张良。

子房啊,你每次说几句话,我就要累的半死。

什么事都要我来干,你这个提建议的倒是乐得清闲。

这科举制可不好搞啊。

刘邦看着天空突然笑了。

“那杨坚,我之前还瞧不起他。”

“一个从孤儿寡母手夺来的江山,有何能耐?”

“可是现在一看,这杨坚治国的能力还是极好的。”

“创立的制度,都沿用了后世千年。”

“更是让大隋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能千古十大帝王序列,也是常理。”

“哎,就是不知我刘邦能否入选这千古十大帝王的序列中?”

刘邦感叹的说道。

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能吸引到他了。

但是名传后世,这样的荣耀他也很想得到。

只是自己毕竟刚刚开创大汉不久,国力衰弱。

而且自己年龄也大了,没几年可活了。

大汉的强大恐怕也只能留给后世之君了。

这千古十大帝王序列,看来和我无缘了。

……

一百鲜花加一更,十个评价加一,一张月票加一更。

大大们,只要你们投数据,多少更我都加,哪怕不睡觉也在所不惜。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