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2 / 2)盘点历代开国难度,大明竟第二?首页

……

【报君黄金台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按照正常发展,这两位君臣的情谊在后世一定会成为一段佳话。】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未来的事总是不会按照预想的那样进行。】

【很多历史都在这种时刻发生了悄然改变。】

【在收复北齐之后,北周王朝的实力也在极大的增强。】

【作为北周一代明君的宇文邕也想成为那第一个结束三百年乱世的英雄。】

【此时的北周有两个敌人。】

【一个是来自南方的南陈,一个是来自北方的突厥。】

【南陈比较弱小,只偏安一隅,其国主陈叔宝也只是一个庸才。】

【而北方的突厥此时已经基本统一草原各部,国力空前的强大。】

【而北周的都城长安,也一直受突厥的危机。】

【宇文邕深知,突厥不除,北周难安。】

【于是,第二年,北周便发兵数十万进攻突厥。】

【两个强大帝国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对决。】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御驾亲征的宇文邕突然染了疾病。】

【攻打突厥之事也只能就此作罢。】

【回到长安不久之后的宇文邕就死了,在死前任命他为托孤大臣,希望他能辅助新君,让北周继续发展。】

【哎,时也命也。】

【一代英主宇文邕就这样死在了疾病之下。】

【那一年,这位君王的年龄也不过只有三十六岁。】

……

咸阳宫。

嬴政也是无比可惜。

如此英主三十六岁就死了。

“朕三十六岁时,六国还未平定。”

“那时候的朕如果也这样死了,恐怕心里会有无比的遗憾吧。”

只有同样经历的人,才能明白这种感触有多深,

眼看大业就在眼前,可是时间却不在自己这边。

自己还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种痛苦和遗憾,也就他这个孤家寡人才明白。

“如此看来,事情已经明了。”

“新君位,必然和这位大将军有隔阂。”

“最终闹得个你死我活的局面。”

“被他夺得了天下。”

想到这,嬴政心中突然一惊。

自己如今也有四十多了,万一自己也死了,情况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他目光撇了一眼旁边的人,蒙恬,李斯,赵高,王贲。

“希望我大秦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即使心有忧虑,他也不可能将人全部杀光。

这些人都国家重臣,他们要都死了,国家立刻就会陷入大乱。

再说了,将希望寄托在以后没有发生的事情,本就是庸人自扰。

他嬴政什么时候需要用这种行为,去解除忧虑的。

“扶苏虽然仁了点,但手段也够。”

“相信他能够稳定住所有的局面。”

……

大宋。

赵匡胤此时也是很复杂的看着这一幕。

“哎,二哥。”

“这宇文邕和柴荣还真像啊。”

“两个人都是如此的英明神武,最后也是英年早逝。”

赵光义叹息。

对于周世宗柴荣,他内心是很复杂的。

赵匡胤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是啊,真是太像了。”

“陛下,你要是还活着,我现在还是你的大将军,为你开疆拓土。”

可历史哪里有那么多如果。

就如这位宇文邕一样。

他要是没有那么早死,杨坚一辈子永远都是他的大将军。

永远都不可能创建大隋。

可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

他赵匡胤何时想过去当皇帝呢?

他当个宋公,就心满意足了。

世宗陛下运筹帷幄,自己开疆拓土。

千百年后,又是一段千古佳话。

就如诸葛亮和刘备,李世民和魏征一样。

他们的事迹哪怕过了几百年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自己哪怕当了皇帝,想必名声也好不了。

“也不知后世是如何评价我赵匡胤的?”

“说我是开疆拓土建立大宋的一代帝王,还是背叛旧主,谋权篡位的奸雄呢?”

赵匡胤自嘲一笑。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他从没想过当一个皇帝,命运却把他推向了这个位置。

“只希望我大宋能够撑起大旗,不让百姓处于刀兵之中。”

“即使我死了,在地下见到世宗陛下时,我也能问心无愧的说一句。”

“我赵匡胤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将军,但我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那样,我就死而无憾了。”

——

六章两万字,平均三千字一章都是大章。

求点鲜花,评价票,月票。

哪怕一朵花,一章票也是对小弟的支持。

拜谢各位大大。

端午看书大优惠!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22日到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