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回到芝加哥联合中心,杜恩等人本以为这轮东部决赛会像上一轮东部半决赛一样,4比0横扫对手晋级下一轮。
毕竟更难大的客场都已经取得了二连胜,那么接下来连续主场作战,赢下比赛又有何难?
然而,任何事物都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主客场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公牛和凯尔特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系列赛之所以更让人期待,就是每一场比赛都不一样。
即便前面几场比赛赢得很轻松,到了下一场比赛也有可能出现攻守易势,惊天逆转。
或许也是这些年赢凯尔特人赢的太多了,再加上接连两个客场取得了胜利,公牛这边对于g3的准备显然不够充分。
换而言之,那就是对于凯尔特人这种级别的对手不够重视,作为卫冕冠军,公牛教练组和球门似乎都过于傲慢了。
常言道,骄兵必败!
从g3第一节打响后,场上的局势就对公牛有些不利。
偏偏公牛球员们都没太在意,觉得阵容更有优势,又有约基奇能够兜底,于是就一点也不担心,继续按照以往的比赛节奏来打球。
直至凯尔特人一改之前主场作战的阵容和打法,今晚主要靠双探持球借掩护往内线强突。
即便强突不进去,也选择在禁区附近尝试跳投,而不是勉为其难的在三分线外出手。
这种进攻方式迥异于当下这个小球时代。
稍微懂点球都清楚,只突内线却不投三分,就意味着球队完全没空间。
一群人挤在内线,突破难度大大增加,运球失误率也会有所增加。
球能不能打进,纯看持球人的进攻能力,而角色球员在场上的作用也会大大降低,仅限于卡位、抢篮板,或是在篮下二次进攻。
对于这种复辟远古篮球的打法,按理说公牛只要打区域联防,严防禁区即可。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凯尔特人无疑是在发动自杀式进攻。
当下的凯尔特人又没有张伯伦、贾巴尔、奥尼尔、奥拉朱旺、邓肯这种历史级内线巨星。
光靠双探突到内线就业,而内线没有基石型、支柱型球星接球后能稳定、高产、高效的完成终结。
那么,双探即便化身为科比,也会在三四人的包夹之下,屡屡四仰化三铁。
乔丹、科比为什么要打三角进攻?不就是不希望一直被对手三四个人包夹吗?
能一对一单打终结,不比三四人包夹下出手更舒服?
而如今的双探,显然还没达到科比的级别。
然而,在体毛哨的加持下,韦德也能化身乔丹。
凯尔特人双探在哨子护体的帮助下,今晚摒弃三分的打法,也有一些说法。
一开始,公牛看到凯尔特人狂攻禁区,也主动摆出23联防,加强内线的防守。
这样一来外线就俩人,凯尔特人将四五号位的内线球员拉到三分线和罚球线附近,给持球的双探连续挂掩护。
公牛外线缺人,双探自然可以很轻易的获得从三分线外突入到禁区前的空间。
作为对手,公牛也清楚双探具备一定的中投能力。
所以,当双探获得三分线内一步,大空位或者半空位的中投出手机会时,公牛的侧翼和内线球员必然会从禁区扑出来。
万万没想到,双探早有准备,公牛这边谁扑谁倒楣。
无论是被正常造犯规,还是立定跳远造犯规,只要公牛防守球员敢先跳,人家再碰上来,那就是两个罚球。
有时候,双探造犯规之前准备充分,投篮那一下朝着篮筐去,运气好的话,那还是一个2+1。
而公牛这边,无论是首发球员也好,还是替补球员,在不知不觉中,就迅速积累了犯规次数。
结果,第一节打了不到5分钟,球队犯规次数已经积累满。
这样一来,公牛这边即便调整策略,让外线球员更快的挤掩护,也有可能在追击双探时,因为跟挤掩护的凯尔特人内线球员发生身体碰撞,然后被裁判抓住机会判犯规,让凯尔特人内线球员站上罚球线。
任谁都清楚,5打8的比赛有多难打。
体毛哨可以极大的影响一支球队整体的防守策略,同时也会影响球员的情绪、心态和进攻状态。
特别是当下小球时代,三分球的出手占比和得分占比越来越高。
当外线投手因为不公正判罚影响了心态,就很容易出现频频打铁的情况。
nba经常能够看到,一支球队连续好几个回合有人打铁,然后接下来其他队友也是跟着打铁。
一旦球队有人将三分投开,那么其他人的手感也就跟着回暖,一瞬百顺。
说白了,也就是比赛压力,能够影响球员的心态。
顺风局,大家都没压力,而且很有信心,投进三分就是赚的。
逆风局,球星站不出来,角色球员不敢背锅,拿到球烫手,偏偏处于大空位又不能不投,然后投了又打铁,那就越投越铁。
今晚公牛的情况也一样,一开始进攻端没问题。
就是体毛哨让公牛球员们觉得有些恶心罢了。
本来,正常打5打8也没多大问题,以往也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随着约基奇,库里两大核心,第二节刚上来,就连着被造犯规,个人犯规次数不是三次就是四次,不得不下去暂避锋芒。
然后,公牛球员们仿佛失去主心骨,同时也对场上的裁判和凯尔特人球员异常愤怒。
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公牛球员本该投进的球投不进了。
甚至因为想要争执一些判罚,走神之下被凯尔特人防守球员掏走手中的球打成转换进攻。
随着分差越来越大,上半场打完公牛就输了18分,而公牛首发五人统统积累了三四次犯规,这场比赛也就没办法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