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变幻,爱好变换。
当然也包括伴侣。
……
没想到,
邮差却送来了报社转来的使馆回信。
“亲爱的玛丽莲女士,来信已阅,感同身受。随信附上 20法郎,聊表心意。正如古哲所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你在自由的道路上勇敢前进”
署名是:吴国驻巴黎使馆。
16岁的玛丽莲反复阅读,潸然泪下。
拿着钱烫了发型,买了新裙子。
当崭新的她重新回到破旧街道时,她的鞋匠父亲愤怒的咒骂:
“ 20法郎!!”
“你就非得光吗?”
“你知道巴黎的面包一直在涨价吗?你知道我修多少双鞋子才能挣来 20法郎吗?”
……
玛丽莲摇头:
“父亲,你不懂。这是自由。”
鞋匠愤怒的大吼:
“自由?你也要去做那种女人吗?”
“够了。父亲,你只是一个鞋匠,你除了鞋底,你什么都不懂。”
父女俩的争吵响彻云霄。
街坊四邻纷纷打开窗子围观,听了内容后,许多的家庭因此产生了口角,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矛盾不可调和。
没办法
巴黎人听到自由就热泪盈眶,好比伦敦人看到茅坑就两眼放光。都属于基因密码悸动。
……
这件事传到了贾伯爵耳朵里。
他果断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搞一次漂亮的宣传。
次日,
巴黎新晋交际,包法利小姐坐着漂亮的马车来到玛丽莲家门前。
俩女初次见面。
玛丽莲依旧穿着那件裙子,足足 10天没换。
寒酸
倔强
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
包法利小姐优雅的弯腰,对鞋匠说道:
“吴国驻巴黎使馆愿意给您的女儿提供一份文职工作,月薪 30法郎,请问,您和您的女儿愿意吗?”
玛丽莲抢着回答:
“我愿意。”
鞋匠叹了一口气,默默点头。
他已经猜到结局了。
玛丽莲去使馆做事,然后成为某个外国人的情妇。但是,总比做那种自由的女人强一百倍。
……
玛丽莲进入了使馆后,很快掌握了汉语口语,和使馆的男人们谈笑风生。巴黎女人在语言方面总是很有天赋。
家里的日子得到了改善。
她一家子搬出了贫民区,搬进了巴黎一座中等公寓,租金 45法郎一个月。
玛丽莲的故事被巴黎人津津乐道。
无数贫困少女整日在“木廊商场”逛游,希望草鸡变凤凰。
只可惜,
没有第二例。
毕竟贾伯爵深谙一个道理——罕见的例子,是拿来激励的,拿来宣传的,而不是拿来普及的。
巴黎不可能出第二个玛丽莲。
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发放“慈善食物”。
……
巴黎的老爷太太们见不得穷人。
贾伯爵也见不得。
每天黄昏,会有一辆马车离开使馆,随机在巴黎城内某处寒酸街道停下,打开车厢,现场免费发放“慈善食物”。
一根双倍加的法棍外加一小撮茶叶梗。
但巴黎人倔强地称其为“洋棍”或者“东棍”,因为是东洋人发的棍。
马车一旦停下,撑起一杆“善”幌。
瞬间,就被人群围住。
发放食物的速度飞快,一杯茶还没喝完,车厢就空了。
无数腿脚稍慢的巴黎市民沮丧的望着那个“善”字,死死的盯着,想把这个汉字刻在脑海里,形成条件反射。
消息反馈回去
精明的贾伯爵立马意识到,陛下所说的欧洲百姓造反很可能先发生在巴黎。
而他的红颜知己,王宫女管家苏菲女伯爵也隐晦的承认了这个事实——治安在恶化,演讲在增加。
于是,善良的贾伯爵把每日供应量从 200根逐渐增加到 300根、 400根, 500根。
……
在这一年冬季,吴廷公派的第一批专家团队来了,有风水先生、算命先生、养生专家、消费专家。
都是真货。
属于出国劳务,三七分成。三成归个人,七成上交帝国
第一站就是巴黎。
下船时,专家们受到了数万市民的热烈欢迎。
码头现场,聚拢了大批记者、交际、中产市民。
次日,
官方《巴黎日报,头版,加粗标题:巴黎,期待文明久矣。
八个字,一个字一根金条。
副版。
普通字体:北美和平近在眉睫,唐宁街装修改风水。
前面 8个字是新闻事实,后面 8个字是私货,折算 200英镑。
贾伯爵以一己之力带歪了欧洲的报业风气。
……
《巴黎日报虽代表官方。
但是报社主编和记者们也想过个阔绰的圣诞节。
他们内部激烈讨论了很久,决定赚贾伯爵的润笔费。
报道东方文明,不算丧失职业道德。
首先,有历史依据,东方帝国是老钱,法兰克是新钱。
其次,有文化名人背书,例如伏尔泰老先生。
最后,基于事实报道。
唐宁街的首相官邸确实拆掉了 2扇被老鼠啃坏的窗户,换上了新窗子。完全可以归入装修范畴。
此外,贵族们和贾伯爵来往甚密。代表了官方的态度
综上考虑,
报社可以赞扬东方文明。
……
在贾伯爵的呼吁下,使馆和巴黎贵族们联手搞了个圣诞慈善活动。
现场,免费发放法棍 10000根。
大批法兰克宪兵进驻现场,维持秩序。
贾伯爵、玛丽王后以及几十位贵族,现场化身书法家,手持毛笔饱蘸金粉,写下练习许久的“善”字。
雪、金粉
寒风、法棍
贵族们收获了精神满足。
市民们收获了免费食物。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冬日里,
贾笑真带着随员闲逛巴黎,微服私访。
马路上一辆马车驶过,斯文的绅士摘下他昂贵的河狸皮帽子。
隔空致敬。
一群疲惫不堪的下班工人,隔着街道摘下破旧毡帽,高声道:
“ bonjour。”
贾笑真微微颔首。
远处,一名手臂残疾的小商贩投来真诚的微笑。
贾笑真走过去,俯身拿起一件拙劣的画作示意这个我要了,然后放下 5法郎。
商贩眼里饱含泪水,目送贾笑真离开。
随员好奇:
“爵爷,这些人认识我们吗?”
贾笑真摇头。
“那他们为何对我们如此热情?”
“巴黎人需要救世主。”
随员傻了,反复琢磨这话的意思。
……
一路闲逛,贾笑真很满意。
他忍不住高声感慨:
“啊善良的巴黎人。”
话音刚落,一吉普赛小偷从他身边擦过。
贾笑真被挤的一踉跄,回过神来一摸口袋。
“嘿,我的钱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