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百万大军多线作战,后勤压力过大导致战败。国内世家势力趁机勾结佛道宗门作乱,百姓民不聊生,揭竿而起,大隋江山风雨飘摇……
杨广越想越兴奋,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想着日后被万夫所指,痛骂昏君,棺材板都被人掀开的那一刻,自己却立地成圣,无敌三界,惊艳所有人……
……
很快时间就到了登基大典的日子。
仁寿四年夏。
大兴城内一片喜庆洋洋之色,虽然碍于先皇丧期百姓不能张灯结彩,但依然有太多的百姓们翘首以盼的看着皇宫的方向,脸上满是喜悦之情。
因为,他们的皇帝登基了!
前面二十年来,杨广可谓是为这个大隋操碎了心,面对食不饱的百姓们,他亲自带领锦衣卫的炼气士精研高产的农作物。现如今,大隋境内的晋王三号杂交水稻可谓是遍布大隋,无数百姓因此填饱了肚子,堪称是活人无数。
天知道有多少百姓家中供奉着晋王的牌位。说实在的,要不是杨坚死的早,估摸着百姓们都要揭竿而起劝谏杨坚退位,让他们的晋王殿下早日登基了。
“诶,李二牛,今天晋王殿下登基,你给殿下烧香了没?”
“当然烧香了,我可是尊敬时长二十五年的良民!”
“天降我晋王殿下真是我大隋之福啊!”
“谁说不是呢?”
……
就在城内百姓们正为自己崇敬的帝王祈福时,大兴宫内的登基大典已然开始。
只见杨广身穿大裘冕,衮冕金饰,垂珠十二旒,一身天子气度的站立于大兴殿内的御座旁边。
上百名五品以上文武百官身穿朝服分列大兴殿两侧,更有数量众多的低品级官员没资格位列大殿内,只能站到殿外,队伍一直排到通天门。
杨素身为当朝中书令,也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开始主持登基仪式。
只见杨素跑动到大殿中央,文武百官随之而动齐列其后。
杨素躬身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百官们全都随声奏曰:“请即皇帝位。”
按照一贯以来的礼制规定,这时候的杨广应该来一手谦让,只可惜啊,杨广早就打定主意了。
“?“
陛下谦让的声音呢?
半天没有动静,杨素只得壮着胆子向上抬头一看。
“嘶!陛下怎么就坐上去了?这可不合礼制啊!难道是吾儿没有和陛下说过三辞三让的礼制规定吗?”
想到这,不由得转头看向自己那个愚蠢的儿子。
而旁边的朝臣们也慢慢的发现了不对劲,也都小心翼翼的抬头往上看去,只见杨广已然端坐在御座之上,半点走流程的意思都没有。
“坏了,这可是有违礼制啊!”
朝臣之间四目相对,确认过眼神,不是自己失了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