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都把刀放下,放下!”
一个虬髯大汉站出来厉声大喝,“仓啷”长剑出鞘:“谁敢造反,立斩不赦!”
此人貌似在军中颇有威望,士兵们互相看看,最终不情不愿的收起大刀。
王承恩也顾不得跟他们计较,一步跪在朱阳脚下,
急声劝道:“陛下,贼人势大,我们孤立无援,再等片刻就只剩死路一条啊,不如先退去南京,来日方长……”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阳厉声大喝:“朕在此,大明永存!朕宁死不退!”
唉!这位陛下还是那个执拗性子,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啊……
王承恩绝望的瘫倒在地。
五百名勇卫营齐齐浑身一震,看向朱阳的目光已有了微妙的变化。
“说得好!陛下万岁!”
一个年轻的小兵听的热血沸腾,忍不住大声叫好,
顿时迎来一片异样的目光。
小兵昂首挺胸:“看什么看?陛下都不怕死,我们身为大明子民,又何惜此躯?”
朱阳精神一振,勇卫营虽然现在士气低迷到了极点,但他们骨子里还是有战意的!
“高扬你个毛头小子懂得什么?给我闭嘴!”
喝止了小兵,方才的虬髯大汉向朱阳一抱拳,
诚恳的说道:“陛下明鉴,现在城外贼军已达近百万之众,城内人心涣散,北京城是万万守不住了,我等就算全部战死,也无济于事……”
朱阳截口问道:“除了你们,现在守城部队还有多少人?”
“跑的跑,散的散,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打开彰义门投降了,都指挥王国兴,指挥同知李若珪,千户高文采等人自杀殉国,吴孟明出战宣武门外,恐已凶多吉少……除了城墙上那些部队不许下来,外面能找到的,就剩我们这些人了。”
惨烈的战报让朱阳深深吸了一口气,接着问道:“这位将军怎么称呼?现在身居何职?”
“末将段子石,现居勇卫营哨官之职。”
朱阳点点头:“哦,六品百户?段爱卿忠心为国,护驾有功,现在朕钦赐你为勇卫营都指挥使,授忠勇伯、禁卫提督!”
从正六品,一步提升到从二品,已是跨越了常人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段子石却毫无喜色,双手一摊,苦笑道:“陛下,现在局势危急,咱们还是商议一下如何逃命吧。”
“是啊,段百户说的对,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最晚今天夜里,贼寇就要攻破内城了,到时候我们就全都完蛋了。”
士兵们马上跟着喧哗起来,声浪越来越大,
唯有方才那个高扬,紧紧抿着嘴唇一声不吭。
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的神情,朱阳拍拍段子石的肩膀:“来,你们来看,”
手指缓缓抬起,指向煤山下的北京城,
彰义门,烽火连天,
宣武门,血肉横飞,
顺成门,贼兵如潮,
齐化门,横尸遍地……
五百勇卫营默默看着,恐惧和愤怒让他们的身躯不由自主的微微颤抖。
“两百多年了,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我们的祖坟在这里,”
朱阳缓缓开口,语气沉重而肃穆:“现在,贼人要抢走我们的家园,抢走我们的房子和土地,我们是大明天下最后的守护者,如果连我们都放弃了,逃走了,那么父母怎么办?妻子儿女怎么办?大明之天下,不是朱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是我们所有汉人的根!”
年轻的小兵高扬嘶声大叫:“杀!为了家人,死也不退!”
这次没人去看他,所有的勇卫营眼中燃起火焰,目光渐渐变得坚毅。
朱阳的语气蓦然高亢而激昂:
“勇卫营是朕的亲卫队,多年来从未让朕失望过!孙应元、周遇吉为国捐躯,彪炳日月!十万闯贼闻周遇吉之名而战栗!黄得功正在四川,杀得张献忠狼奔豕突,惶惶不可终日!
勇卫营是指向敌人的利剑,是守护大明百姓的长城!多少大明的敌人在勇卫营面前颤抖哀嚎,多少大明的百姓为勇卫营欢呼流涕!而你们,竟然在朕的面前,要将这份荣耀彻底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