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董所长沟通了几句,就把电话挂了。
郑潇听见,这名保安把他刚说的那个项目的名称说得很完整。
可见,这保安也不是一般的人。
“你们可以上去。”
“董所长在三楼三零八室。”
郑潇微笑着致谢,就跟李紫薇沿着楼梯向上走。
这栋楼没有电梯,显然是一栋老楼。
一般而言,没有电梯的办公楼,领导都会在三楼办公。
楼层不高不低,还可躲个清净。
过来办事的人也别想自己找上去。
可以避免不少的麻烦。
来之前郑潇特别在网上查过这个所的资料。
董艳章也是个学术大牛来着。
是华夏科学院的院士。
嗯!还有海外留学经历,还是外籍院士来着。
郑潇对华夏学术研究领域的留洋海龟更受重用这一点很是有点不理解。
不少研究机构动辄就说自己有百分之八十九十的研究人员都是海外学成归来人士。
仿佛很骄傲似的。
本土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是不出去镀一层金,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这股怪风刮得时间也有点儿太久了。
郑潇来到董艳章的办公室门口轻轻地敲了敲门。
“进来吧!”
一个挺和善的男子声音响起。
郑潇扭开门,拉着李紫薇的手就走了进来。
李紫薇挣了一下,没挣开。
也就由着他了。
董艳章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面皮白净,戴着一副金丝眼镜。
脑门上头发挺茂密的,而且黑亮。
估计应该是焗了油。
“坐吧!”
董艳章将两个人让在沙发上。
他看看手表说:“我就说去实验室呢,你们过来了。”
“你说的那个人工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制造淀粉的项目,是哪个级别的项目?”
郑潇欠了欠身说:“没有级别。”
“我准备自己搞。”
“然后,希望能够在你们这儿挂个名。”
董艳章愣住了:这年轻人有点儿怪。
“你自己要做这一项研究?”
“我冒昧问一下,你是哪个大学的学生?今年大几了?”
“看你挺年轻的样子。”
郑潇微笑着说:“我今年刚参加高考。”
“是的,我想自己把这项研究给完成了。”
“经费什么的,完全我自己筹措。”
“挂你们研究所一个名,我也是想着将来发表论文方便一点。”
说着话的工夫,郑潇已经是使用了脑联网的技术,将董艳章脑子里的关于生物学的学识经验什么的一股脑地复制拷贝到了自己脑子里去。
不得不说,董艳章还是很有一些真才实学的。
郑潇融合了他的学识经验之后,他的生物学科研能力水平直接就提升到了S级。
不过,董艳章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可再生碳资源替代化石资源这个方向为主。
但即便如此,也让郑潇受益匪浅。
这个脑联网的过程,只用了五六秒的时间。
但融合董艳章的学识经验,还是让郑潇的能量条一下子下挫到了只剩下百分之八十。
郑潇心想,幸亏我的能量满格是百分之一百五的水平。
不然这一下就要见底了。
在复制融合董艳章的学识经验的同时,郑潇也了解了一下董艳章的内心。
……
PS:看书的大佬,免费的数据给一点啊。一张推荐票就能让作者高兴半天。可是现在啥都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