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童见刘修也没有离开的意思,心中嘀咕,想着准备使用第二招,“公子在此稍歇,小童得去忙活了,不然先生回家会训人的。”
说着,书童便告退离开,准备把刘修等人晾在一边。
有礼貌,有脸面的人都知道。
这是在赶人了。
但刘修有礼貌,但不怎么看中脸面,厚黑着呢。
可跟着刘修来的甲士可就不乐意了,“诶,你这小书童好生无礼——”
这人应该叫做刘彬。
天下刘姓,基本一半都是皇亲,尤其是到了汉末更是烂大街,像是刘修这般正统汉室血脉也不少。
闻言,刘修当即制止了刘彬的无礼,喝道:“切莫无礼。”
一般来拜访诸葛亮的达官贵人,名人显赫,在面对书童,或者说诸葛亮的第二招,基本都会知难而退。
书童也是第一次遇上刘修这般死皮赖脸的。
诸葛亮可能也没想到。
刘修挥挥手拦下要动粗的甲士。
转而笑呵呵的望着书童离开的背影,说道,“本公子听闻前几日刘关张三人前来拜访孔明先生,不见而归。”
“想必你应该把这件事情,告知在外‘游学’的孔明先生了吧?”
刘修特地把“游学”二字,咬的重了些。
诸葛亮这“欲拒还休”的推脱把戏,刘修可算是看的明明白白。
三顾茅庐。
一段佳话。
实际上这也是诸葛亮在考察刘备的耐心,另外在装装面子。
不然刘备来一次,就被请下山,那多没面子?
他诸葛亮苦心经营的“卧龙先生”的名号,“智比管仲乐毅”的人设,分分钟变得廉价。
“本公子料想,孔明先生应该是晚上归家。”
“是也不是?”
刘修也不是在胡扯。
主要是院子里一菜园,空了两棵芥菜,看痕迹显然是刚刚采摘。
现在这家里就书童一人,哪里用得了两棵芥菜的量?
想必诸葛亮应该快到家了,书童已经开始准备今天的晚饭。
如果刘修猜得不错的话,今天的晚饭也是三人份。
除了诸葛亮,书童之外,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现在也跟着诸葛亮住。
闻言。
诸葛亮的书童之前还一幅云淡风轻的面容,眉头差点飞了。
他还是第一次遇见,有如此真知的人。
“这...”
诸葛亮只教过书童如何劝退“有识之士”,实在是没有提到过如何解决眼前尴尬境地的办法。
书童一脸懵圈,不知作何回答。
看样子。
刘修猜对了。
书童的确将刘关张被再度劝退的消息告知“远在”几十里外的先生。
诸葛亮也的确是今晚到家。
书童终究只是书童,无话可说,只能耍赖皮地说道,“公子若是不信的话,可在此等待即可。”
他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眼下麻烦,只能远离刘修,装作去忙的样子,省的一会儿被刘修套出话来。
同时也希望刘修能识相一点,赶紧走,别赖在别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