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书法大师(1 / 2)大唐:开局和长乐公主签订婚书首页

李渊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很重视亲情,对自己的孩子是真的疼爱。

不论如何猜忌李世民,始终都没有动过杀心。

如果坐实了李建成下毒残害兄弟的罪名,不是没有机会扳倒他。

然而……

牛师友摇摇头道:“陛下不会相信的,只会认为是大王的苦肉计,加重对大王的猜忌。”

说起来这事儿还真怪不了别人,是李世民算计太子的反噬罢了。

武德七年杨文干之事后,李渊对他就起了猜忌之心。

在那之后,不管两兄弟发生什么矛盾,李渊都会怀疑是李世民的不对。

真要发生下毒之事,只要太子和齐王宫中哭诉,大概率也是这个结果。

牛进达也明白这个道理,只能无奈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不过,如果事情真如你所预料的一般,也是一件好事。”

牛师友很是疑惑:“为何?”

牛进达说道:“大王心中又何尝不是眷顾父子兄弟之情。”

“发生这样的事情,反而能让他放下这一切,义无反顾的走最后一步。”

牛师友了然的点点头:“不论如何,这个骂名他是甩不掉的。”

牛进达感触颇深的道:“兄弟阋于墙啊,希望你们兄弟几个能和睦相处。”

牛师友咧咧嘴,提醒道:“您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情?”

牛进达愣了一下反才反应过来,一拍脑门道:“你不说我都忘了。”

于是将牛师赞和牛师度都叫了过来。

他没有直接说原因,而是问牛师赞:“老大,今早在祠堂的分配,你觉得有问题吗?”

牛师赞满脸疑惑,但还是恭敬的道:“此乃阿耶亲自分配,想来是没有问题的。”

牛进达微微颔首,又问牛师度道:“老二你说呢?”

牛师度有些激动又有些委屈,想要说什么,可嘴巴张了张最终还是低头道:

“阿耶如此分配自有道理,我不敢妄言。”

牛进达笑了笑道:“那就是有意见了。”

牛师度想要辩解,牛进达挥手阻止,叹了口气道:

“你有意见是应该的,是我考虑不周。”

牛师度终于绷不住,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牛师赞先是不解,不过很快就恍然大悟,也想通了那个分配的问题所在。

他一咬牙,主动站出来说道:“是我疏忽忘了二弟。”

“阿耶,我以为此事二弟损失最大,应当给他补偿。”

牛师度心中的委屈瞬间消失,擦干眼泪道:

“大兄无需如此,都是为了家族。”

牛师赞正色道:“为了家族付出是没错,但家族也要照顾到每一个付出的人,否则是无法长久的。”

牛进达欣慰的大笑道:“说的好,你们有此觉悟,我牛家何愁不兴。”

一旁的牛师友也非常的开心,兄弟和睦他就能少许多麻烦。

难怪牛家能传承数代而不倒,这就是缘由啊。

前世有史学家做过牛进达族系普考证。

他之前的就不说了,自他开始一直往下数六代,都有人在朝中为官。

甚至比长孙、房、魏、杜等家族传承的都更久远,堪称政坛不倒翁。

考验过两个儿子,牛进达这才宣布自己的决定:

“若我能再挣来一个恩荫名额,一切都好说。”

“若是不能,由家族为你置办一份相应的产业。”

“老大,你没有意见吧?”

牛师赞回道:“阿耶处事公允,儿子信服。”

牛师度激动的道:“谢阿耶。”

之后父子四人围在一起谈了会儿心,氛围自然是没得说。

那真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牛师友也渐渐和两个兄长熟络起来。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正逐渐融入这个家庭,融入这个时代。

最后牛进达表示他政务繁忙,以后无法再如往日一般经常回家。

让他们兄弟团结,协助母亲黄氏照看好家里。

还特意强调,让他们二人辅佐牛师友将蒙学班办好。

两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这种好事,就算牛进达不吩咐,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

老四最近的变化他们可是看在眼里的,那一手书法,那道德经的注释都是骗不了人的。

尤其是牛师赞,曾将牛师友注释的道德经摘录了一条,谎称是自己的感悟,拿给太学的先生看。

结果引起了先生的交口称赞,说他有灵性有悟性,从此对他多了几分关照。

这也让他更加相信,牛师友掌握的道德经注实不简单。

对这个蒙学班,他也比一般人更加重视。

第二天,牛进达打包日常用品去秦王府当差,做足了长期工作的架势。

黄氏送走丈夫,就将家人全部召集到一起,宣布从今天开始闭府。

除了正常采购之外,没有她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踏出家门,出门办事也尽量低调不要惹事。

然后就命人分别采购了一些粮食囤在家里,以作万一之用。

之后就是为蒙学班忙碌了,将选定的房屋收拾出来,采购了桌案席子等等。

书籍和文房四宝也采购了一批,怕引人耳目,还特意让人分开去不同的店铺购买。

其实这都是牛师友的建议,近期所有事情都要低调。

黄氏很是不解,虽然太子和秦王一直争斗不断,可也没到这个份上。

但知道真相的牛进达很支持他的意见,黄氏也就不再说什么。

大家都在忙的时候,牛师友也没有闲着,他要准备教材。

他准备开三门课,语文、数学、历史。

语文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千字文做蒙学教材。

三字经也不错,弄出来还能收获一片震惊。

可惜他对这本书的了解,仅限于开头的‘人之初,性本善’,后面就不知道是啥了。

所以只能用千字文。

他有想过搞拼音,前世汉语总共有两种拼音,一种是拼音字母,一种是注音符号。

注音符号这东西,他只知道有却没有见过,只能作罢。

至于拼音字母,他也不准备用。

倒不是他民族主义什么的,而是大唐总有一天要走出摇篮和外界接触。

到时候人家一看,拼音字母和拉丁字母怎么这么像啊?

他不好解释。

还有一点是,唐朝的官话口音采用的是河洛音,发音和现代是不同的。

拼音符号也不能照搬,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既然已经这么麻烦了,干脆就自己创造一套注音符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