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投递明报!(2 / 2)港岛:多子多福,打造最强家族!首页

没到一个小时就彻底被李云看完了。

李云看的速度有点快,

他扶了扶眼睛,这怎么没有剩下的了?

这个作者只写了四万字?

“牛逼,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出色的作品了!”

李云吞了一口口水,赞叹道。

李云旁边的组长张秋听到后则起了好奇之色,她一早基本稿件审完了。

听到有李云称赞的稿件,不禁来了兴趣。

“哦,有什么好作品吗?让我看看。”

张秋的一旁废稿则堆积了纸箱,她审稿没什么耐心,一般出现硬伤则会直接PASS。

更不要说什么意见了,根本不用写。

一份稿件一般都要经过很多编辑的审稿,最终才会决定。

一些有争议的稿件则会在这个环节PASS。

哪怕有一个编辑认为行,

其他编辑认为不行也是不行的。

而张秋恰恰是这个编辑组的组长,

她有权利决定作品是否送往总编。

“字写得不怎么样嘛。”

张秋看到这个稿件第一句话就是。不过她很快开始耐心审稿。

很快,

张秋便面露正色,因为作者的水平其实是很综合的。

不同水平的作者差距很大,肉眼可见。

而林雁这部《三体》便是肉眼可见的好。

一口气看完,

张秋道:“这个作者水平很高,是有备而来,根本不用改稿,我看可以直接送给总编了。”

听完这番话,

不少编辑倒吸一口凉气,连张秋都这么看好,他们顿时来了兴趣。

不一会,

作品被送往总编室,

是否决定在明报连载还需要总编潘月生拍板决定。

不过,有一点很头疼,在的尾部,这个作者要求至少千字两千的稿费。

因为这样才能配得他的作品。

要知道,在八五年,大作家倪框才千字三四千,你一个新人给千字两千?

稿子没送到总编室多久,张秋这个组长便和其他组长到总编室开会了。

企业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潘月生看到这篇后很激动,

好久了,

好久明报面没有刊登顶级的作品了?

只不过后面提出的稿费要求很令人头疼。

这个价格明报不是给不起,

只是明报希望压压价。

从作品水平林雁不是新人,

但他肯定是第一次投稿给明报。

另外,明报从赚钱也不只是卖报纸,金墉有一个出版社,专门来出版书籍。

大头就在出版社。

没过多久,几个组长就出来了,是很好,但价格方面还要问询一下金墉。

..............................

求鲜花评价!!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