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陈城私会石达开(2 / 2)挞清首页

“可我一心为公,都是为了他洪家江山。洪家猪狗却屡屡构陷我,天王也一再降旨迫害。我不离京,自己就有性命之虞。幸而天不弃我,原来的部下都还对我忠心耿耿,纷纷带兵到安庆投奔我。

“有这十万精兵,晾洪秀全也不敢把我怎样。我虽采用太平天国年号,继续称翼王,但与洪秀全一刀两断,从此再无纠葛。”

张遂谋也忿忿不平地说:“咱们刚出京时,洪秀全竟敢派兵追咱们,妄图杀人灭口。现在,咱们有了十万精兵,看他洪秀全还敢怎样。把咱们逼急了,咱们带兵直下天京,把洪秀全这个神棍赶下台。”

张遂谋敢称洪秀全为神棍,可见洪秀全已经大失人心,几乎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看石达开和张遂谋咬牙切齿的样子,似乎已对洪秀全恨之入骨。

陈城知道,石达开定不会再向洪秀全称臣了。

石达开表明态度后,转而问陈城:“陈军长之前发表独立声明,民军自称独立,与太平军已然决裂,但似乎又有向清廷示好之意。正好陈军长亲自来访,石某倒想亲耳听听陈军长的说法。”

陈城自然是有备而来,侃侃而谈道:“天京事变,诸王相杀。亲者痛,仇者快!幸而翼王顾全大局,襄助洪秀全诛杀韦昌辉、秦日纲、陈承镕等乱贼。

“但洪秀全昏聩无能,猜忌心重,连翼王您这样公忠体国的人都不免被他猜疑,仓皇出京。天京已是危城,翼王离京来到安庆,实乃英明果断之举。”

陈城停顿了一下,静观石达开反应。只见他双目圆睁,虎虎生威,也初次见面时的颓废状态截然不同。陈城知道自己的话刺激到了他,继续说道:

“由此可见,洪秀全已经不可救药了。天京的太平军,也跟洪秀全一样,走上了歧路。是故,民军断然与洪秀全决裂,从此再无私相媾和之理。翼王何不与民军一样,另立旗帜,不再称太平军,以与洪秀全彻底决裂呢?”

石达开摇头说道:“我与陈军长不同,自十几岁起就加入了太平军。我军中的大小官吏,也多是粤西旧人,对拜上帝教深信不疑。我与洪秀全有怨不假,但都是私怨,论起公事来,我和他仍是太平军,仍要一致讨伐清妖。

“我光明磊落,是故能够振臂一呼,云起响应,再聚十万精兵。假如我不再称太平军,难保底下这些人不会心生异心,转而投奔洪秀全去。”

石达开为人最讲义气,在军中最有威信。事已到此,即便他已事实独立,却仍旧不愿撕破脸皮,不愿与洪秀全彻底决裂。

陈城不禁心中感慨道:石达开这样的翼王,做人臣最合适不过。可他却是人王,掌握十万兵马,要考虑十万人的死活。他这样瞻前顾后,焉能成就大事?

陈城忍不住劝他道:“翼王是人王,统率十万兵马。翼王与天王哪有什么私怨,不过是政见不同罢了。谁知洪秀全怀恨在心,破坏朝纲,影响公事。

“翼王仁义,心里挂念着天王。可天王的为人,翼王心里一清二楚,他岂是那种挂念下属之人?咱们既然要独立,就要彻底独立,抛弃幻想,另立旗帜,示以破釜沉舟之志,方能有成功的希望。”

可石达开只是摇头,终究还是不肯另立旗帜。

是时,石达开在安庆招纳旧部,他在安徽、江西的部下纷纷弃守城池,率军来到安庆。太平军原本在安徽、江西占据了不少城池,此刻轻易放弃,重归清军之手。

陈城又问石达开作何打算,石达开支支吾吾,一会儿说要西进四川,一会儿说要直趋东南,图谋闽浙。

陈城知道,西面湘军风头正健,此刻正在加紧围逼九江。一旦他们攻下九江,就要加兵安庆。石达开坐困安庆,肯定会抱紧保存实力的想法,不愿与湘军短兵相接。

至于去哪,对于石达开来说,还真是一个令人头疼、迫在眉睫的问题。

陈城献计道:“翼王若进军四川,需要行军三千里,中间还隔着湘军等劲敌,断不可行。不如图谋闽浙,小弟有一妙计,可供翼王斟酌。若弄得好,翼王足以在闽浙扎下根来,自成一片天地。”

翼王大喜,慌忙向陈城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