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军政分离(2 / 2)挞清首页

荷田插话道:“军政统一,有利于政令畅通,提高组织效率。这是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就像你刚才所说,势必会挤占部队资源,导致部队组织臃肿。”

陈城并不急着发表看法,反而问姚湾:“你觉得是军政分开好,还是继续维持现在的局面?”

姚湾说:“我觉得还是分开的好,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部队的专业是打仗,自然要聚精会神搞打仗。譬如这教育、诉讼等,与部队关系不大,让部队办也难以办好。”

陈城连连点头,说:“你这个建议很好。军政分开,本来要割部队的肉。你主动提出来,可见是出于公心,心里装着大局。”

见自己得到军长表扬,姚湾心生感激,说:“我被军长提拔为师长,占着高位,自然不能只算计自己的得失。”

陈城说:“这件事,我还有些顾虑。第一,虽说战事告一段落,但局势仍然紧张,随时都可能暴发大战。骤然推行军政分离,不利于你们调配全部战争资源。

“第二,我们已与太平军决裂,虽然已向清廷示好,但咸丰仍然模棱两可,不肯招纳我们。假如我们推行军政分离,势必要确立官职名号,设置政府。别人会说我们有异志,咸丰也会更加猜忌。”

姚湾见陈城说出两个缘由,以为陈城不愿分离军政,便说:“军长考虑得深远,统揽全局。我只想着芜湖这一片地方,没考虑到民军大局,不揣冒昧提出了不成熟的建议……”

陈城见姚湾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连忙打断他说:“军政分离是大势所趋。你们二师镇守芜湖,最近相对宁静,没什么战事。我想请你在芜湖搞个军政分离的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再过几年,等时局稳定了,我们就在全部辖区里分离军政。民军专心打仗,政府专心建设。”

姚湾大喜,连忙应允。他说:“军长英明,我一定认真搞试点,决不辜负军长的期待。”

陈城和荷田哈哈大笑。荷田说:“何兆武正在芜湖镜内开采铁矿,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关系到民军的盛衰成败。你们二师驻防芜湖,你一定要配合好何兆武。这是当前你们皖南民军的头等大事,你一定要重视。”

听到“盛衰成败”,姚湾心头一震。

陈城说:“是的,荷田说的一点儿也不夸张。有了铁矿,我们就能炼钢。告诉你一个喜讯,我们的炼钢技术有了突破,能够冶炼大块精钢了。有了精钢,我们就能制造大炮,能制造自动步枪、机枪,能制造大型船舶,前途一片光明。”

荷田补充说:“我们决定了,要在铁矿旁边修建钢铁厂。魔都要修建钢铁厂,芜湖也要建,铜陵也要建。芜湖这边生产生铁,铜陵和魔都以生铁为原料,生产精钢,各自生产枪炮、船舶。”

“好大的手笔!”姚湾拍手叫好,说:“这是关系民军大局的好事,我一定全力支持,决不敢有丝毫推诿。”

陈城赞赏他说:“是呀,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你想想,开采铁矿、修建钢铁厂,这都是民军的大事。除此之外,还要疏浚河流,方便船运,要提供几千名工人的吃穿用度,哪一样不得消耗无数人力物力?”

姚湾说:“何部长在此事上花费了大量心血,我一定会全力配合他。必要时,从各团里抽调兵马,加快采矿、炼钢进度。”

陈城呵呵一笑,说:“才讲了军政分离,现在又要拉部队采矿了。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也能体会到兵虽多而不够用的窘境了。”

荷田拍拍陈城肩膀,说:“华夏百废待举,我们民军要开创基业,复兴华夏,必然有无数的事要做。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干事,老百姓看在眼里,也一定会支持我们。我们军心士气正旺,老百姓又支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踏踏实实干,一定能成功的。”

陈城说:“荷田讲得很有道理。清军和太平军正在镇江一带对峙,一时都不敢与民军为敌。前面我们在魔都帮助道台薛焕夺回江海关,赢得了清廷好感,清军那边一时半会儿不会进攻我们。太平军这边,更不足为虑。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石达开离京出走,又带走了不少部队。”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讲到这里,陈城得意地环顾四周,说:“这正是我们民军大展身手的大好时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