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说咧对。”
“而且,他们不敢欺负大族,尽逮着穷苦老百姓欺负。”
“所以,这条很重要,在等三五年,咱们大明皇家银行有本钱了,海贸公司收起来税了,咱们就可以改改新税法,到时候火耗归公,一条鞭法,这些底层干活的小吏就更重要了,得重视者。”
“县官老爷有几个?小吏那是一大队,他们可是代表着俺们大明的形象。”
“他们欺压百姓,在百姓眼里,就是俺们大明欺压百姓!”
“好,这条咱马上就下旨去办!”
“爹,您别慌,还有这个!”
“效仿诸葛亮,曹操军屯,定屯田法。卫所军屯,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耕种……”
……
朱标和朱元璋在商谈要事,此时的翰林院内,则是另一番场景。
诸多翰林学士,窃窃私语,言说起即将去出使云南的使者来,众多大明顶尖读书人们,一个个愁眉苦脸……
怕啊,咱读书是读书,不想去送命。
没见着,王炜都被北元梁王给斩了嘛!?
“刘学士,不如你去吧!”
“凭什么我要去,我和北元梁王不熟!”
“你放屁,当年你在大都国子监跟他关系最好,在勾栏听过曲儿喝过花酒,还点过一个……”
“你闭嘴,再说我揍你!”
这帮读书人们现如今没有一点矜持,个个吵得面红耳赤,争来争去,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想去云南出使。
正使宋濂,也是头大,坐在座位上一脸哀愁。
翰林院原先本在天界寺,后来洪武三年《元史》修成后,天界寺地方狭隘不堪众人使用,恰逢南京紫禁城皇城修建完毕,便将翰林院放在皇城边上,专为安置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娱乐。
此地也算是国家档案馆,里面有许多金元辽前代史书,还有许多历朝历代典籍,自从洪武三年大明重开科举以来,招揽了不少大才。
可是儒林对于大明这个新生政权还是持鄙视的态度。
北方儒林,许多文人都跟着元顺帝远奔漠北,回来的不多。
南方儒林大部分家族,当年或多或少都跟张士诚沾点关系,许多大儒不为大明效力。
故而这里的翰林学士们,褒贬不一。
倒是不少在野文人,名声更大,如施耐庵。
又如浙东四贤之一,与青田刘基、浦江宋濂齐名的叶子奇,此人便对大明这新生政权冷嘲热讽,写诗怀念前朝,一定程度上,他代表着当今江南儒林的态度。
他曾给朱元璋手下大臣孙炎上书,提出“革戎夷之风”、“复圣宋之治”,言谈举止都在说大明对读书人不够优待,想要试探试探大明对读书人的态度,尤其是儒家的态度。
结果朱元璋丝毫不买账。
大明得天下,朱元璋靠的是淮西功勋集团,靠的是枪杆子在手中捏的很紧,和文人关系不大,朝中文人代表韩国公李善长,虽说是元末文人,还是和施耐庵,刘伯温同科生员出身,但毕竟是落第秀才。
现如今的左右丞相,汪广洋,胡惟庸,也并非正统儒门中人。
而且,大明身居高位者,皆为朱元璋淮西老乡。
大明这个新生政权天生的短板就在于朱元璋草莽出身,没有皇亲国戚或者唐宋宗亲的名头很难吸引到儒林大家投奔……就连韩林儿都要给自己编一个大宋皇室后裔的名头。
叶子奇这类的江南士林文人十分的酸,写诗嘲讽:“马上短衣多楚客”,暗讽朱元璋手下全是些淮西粗俗武人。
宋濂心中对于云南之事,也是前途未卜,他勉力做出姿态,与许多翰林交谈,他心中升腾起浓烈的忧虑,太子殿下这般不对啊……他对于文人,怎地忽然变换了态度。
按道理来说,这去云南出使,派个前元朝威顺王之子伯伯去,就差不多了。
毕竟,翰林王炜,和北元梁王是同窗,都被他砍了。
我宋濂去,就算不被砍,被扣押,被关起来!?
哎……
自古以来,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说到底,学问还是要在帝王面前求得显贵才有价值。
宋濂和几个翰林文人心不在焉地聊着,撮着牙花子,琢磨着是不是再去拜访拜访朱标,争取争取,或者直接装病?
作为之前元朝起居官的宋濂,跟大元遗老遗少关系密切,但他也是出了名的两头下注墙头草,按照他观察,大明攻略云南是迟早之事,自己不想去送死啊。
怎么办!?
他琢磨来琢磨去,不由的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替代自己的人选,瞬间眼眸一亮……
这人投降大明之后颇受礼遇,但是常常长吁短叹,感觉自己有些郁郁不得志,多次跟宋濂聊天透露出想为大明做点事情的想法。
何不利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