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封本想发完银子之后就尽快启程去大同,可仔细一琢磨似乎有点儿问题。
边关四大重镇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合计兵力四五十万。
大同理论应该是有十万人的,可现在是明末,军中空额十分严重,实际兵力也就五万不到。
前不久,一任总兵满桂还带了很多人来勤王,损失不少。
可气的是,满桂战死以后,他带来的人便被编到了京师护卫军之中。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同可能连三万人都不到了,并且大部分还是老弱病残,毕竟满桂进京勤王肯定是挑选的精兵。
三万老弱病残加五千新兵蛋子,要战斗力没战斗力,要人数没人数,去了大同岂不是找死?
“肃静!”
常封摆了摆手沉声道:“本官给你们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
“七日之内,你们可以返乡替本官招兵,招来十人本官升你为小旗,招来五十人便是总旗!”
小旗每年饷银是五十两,总旗则是一百两,众人听了无不欢腾鼓舞。
这位新总兵可是说话算话,绝不会拖欠饷银的。
“多谢大人,我们这就回去!”
常封和他们约定的集结地点是远郊昌平,那里既远离皇城,又正好是去往大同的方向。
三天以后,就陆续有大批年轻人赶到。
“唉,不知应该是喜还是悲啊。”
常封看着茫茫一片人禁不住感慨道。
这么多人踊跃响应,可见他们在家乡肯定都是缺乏生计的。
之前的不管了,反正这些人以后都是自己的基本盘,要让他们过好日子。
他对此信心十足,因为自己可以自由穿梭于古代和现代,有各种办法可以搞到银子。
期满之后,常封按照先前约定,对那些招来人的士兵进行提拔,人数不够的则给予一个人头二两银子的奖励。
他让手下五个千户带着大部队先行出发,自己却仍然留于京城。
短短几天时间,之前的五千人变成了现在的两万人,人数是有了,可装备啥的却没有门路。
按照朝廷规制,理应是有一定铠甲和马匹配额的。
可朝廷现在这个鸟样儿,就算拨了银子,让那些官员过几手下来,估计也就剩两成儿了。
这还不够耽误时间的呢,干脆自己动手得了!
那座石屋既是穿越的通道口,也成了一个中转站,只要放进去的东西,在明朝这边可以随时提取,只需心中意念确定,东西便可出现在指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