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有个极其雅致的茶坊,唤作听雨阁。规模小型中等,每日都客满。盈利自不必说,到访的客人大多数都是知书达礼的文人雅客。
时芊之前为瞒过时昭派来的眼线,走街串巷,哪里热闹便走进哪里,力图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井底蛙。之前是来过一次听雨阁,只觉得这儿的曲子有别致之处。今日经过,忍不住就再进来了。
面纱女子坐在台中央弹着古筝,沉浸的唱,“梨花香,缠着衣角掠过熙攘,复悄入红帘深帐,听枝头黄鹂逗趣儿细风绕指淌,坐船舫。枕上鸳鸯睡红莲,叙几个当年,身外满风月,姑娘桃花映面,孤枕某夜笛声绕长街,错待这岁月,提灯春秋间,年年拾得落叶,是故人走远,尘埃染了绣鞋,未察觉难熬的是从前,离别以何物妆点…”。
天籁之音,众人如临仙境。
“好!”
“唱得好!”
“不愧是张娘子手把手教的。”
“……”。
曲毕,那女子抱筝朝台下众人福身,面纱下若隐若现的容颜微笑,令人心旌摇曳,“楚烟多谢各位官人捧场。”
楚烟被人护着上了阁楼,这时二掌柜,名副其实大掌柜张娘子的结拜姐妹,崔娘子上台主持场面,“各位,接下来便是老规矩了。楚烟姑娘每月献两首曲子,第一首是人人都听得,这第二首便是要献给有缘人的。楚烟姑娘出上联,尔等要答出下联,答的出便有缘听楚烟姑娘下曲,各位官人可坐稳了。”
果然要听得下曲不是那么容易的。众人正襟危坐,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时芊方才意犹未尽,也想试一试。
听雨阁大掌柜张娘子是个谜人儿,性情古灵精怪。自开了这听雨阁,把旧客新客都招的心痒。偏生这曲子舞蹈都是听雨阁独有,是有同行听后学了去,不过都是依葫芦画瓢,东施效颦。
如今张娘子将摊子丢给了崔娘子,也不知上哪儿逍遥去了。崔娘子只管生意,不通音律和歌舞。得张娘子几分真传的,也只有每月献上这两曲的三掌柜楚烟了。
“听好了”,崔娘子生的可人,声音也洪亮,“上联是,昨夜敲棋寻子路。”
台下一片静默,都被难住了。
“今朝对镜见颜回。”
这时一个娇稚女音自信朗朗而起。
众人似被开启了思路,齐齐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他们听得没错,看得也没错,如此绝对竟被一个小女子对出来了!
“姑娘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才气”,崔娘子惊艳的微微一笑,“当真令人佩服。”
“娘子过奖。”
时芊不卑不亢道。
“姑娘请。”
崔娘子话不多说,直接请了时芊上去。
众人心服口服,短暂叹息无缘便各回原位。台上惯例的小曲正唱着,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包间
楚烟闻见脚步声,从屏风后缓缓转过头,“有缘人姓甚名谁?”
“时芊。”
时芊道。
楚烟笑了一声,“姑娘博学广闻。看得出姑娘并非出身于普通人家,不知是何处的官家千金?”
“令尹府七女”,时芊落落大方道,“今日得闻楚烟姑娘的天籁之音,是时芊的福气。”
“原来是时七小姐”,楚烟道,“小女子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