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百姓走起路来,喜气洋洋。
挑着担子的百姓也是欢快走着。
还有拉板车的,那速度可不慢。
朱元璋这下不淡定了,说什么都要下去一探究竟。
走出马车,落脚在地面,出奇的硬实。
要知道这一路,他们赶路,马车轮子都不知道在潮湿的泥土里陷入了几次。
但在这边,却是完全没有这种烦恼。
“这究竟是什么路?咱以前从未见过!”
朱元璋弯下身,仔细观察灰色的路面。
朱标下车之后,更是被惊呆了。
不禁高兴的在地面,用力蹦跳,踩了踩。
“真是想不到,这竟然还有比泥巴路更好的路。”
周边的百姓对这水泥路早就习以为常了。
如今瞧见朱元璋和朱标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由有些嫌弃。
有的小孩子甚至捂嘴笑。
搞得他们这对父子很是尴尬。
“我说你们都是外乡人吧,应该没见过水泥路吧。”
一位挑着担子的老头说道。
“原来这是水泥路。”
朱元璋总算是了解了,笑呵呵看向对方。
“是啊,老乡,我们就是来蜀地看望亲友。”
“几年前我们来蜀地的时候,蜀地还没这番变化。”
“看样子这蜀地的官员干的不错,是为民着想的父母官。”
朱元璋决定要好好赏赐蜀地的官员们。
“这可不是蜀地官员的功劳,而是蜀王干的!”
“自从蜀王来到我们这里,那是大刀阔斧的改革。”
“我们才过了好日子。”
“蜀王殿下才是我们的大恩人!”
老头的话,得到了不少百姓的回应。
他们都争着夸赞蜀王朱椿。
朱元璋听着拧了拧眉,这竟然是朱椿那混账小子干的!
他有这能耐?
若是朱元璋没有听说,朱椿要造反的事。
他看到朱椿如此深得民心,肯定会很高兴。
但是现在,他的高兴是要打折的。
如此收买人心,这小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朱标高兴坏了,赶紧凑近朱元璋。
小声说道:“父皇你瞧,蜀王弟在这边还真的搞出了名堂。”
“蜀王这小子确实不简单。”
“咱眼睛不瞎,车。”
朱元璋背着手,气呼呼车了。
他不会根据这点变化,就认定朱椿没有造反。
朱标看着倔脾气的朱元璋,无奈摇摇头。
看一眼成都府城门的方向。
川流不息,烟火气十足的样子。
朱标有点期待。
这外面就够让人惊艳的,不知道里面会是什么样子。
马车进入成都府城,朱元璋仍是一肚子火气。
想起自己儿子造反。
这种事情,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朱标好奇探出窗户,向四周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