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桓这话,马皇后这才放心了许多。
不过紧接着,马皇后看了眼老朱,略带嘲讽道:
“就是不知道另一个大明的我。
会不会也是在你父皇的委屈下,活了半辈子。”
此话一出,老朱那张脸瞬间尴尬的来回变色。
而朱桓也是脸带笑,却又不好笑出声。
因为朱桓都知道,马皇后这话本就是玩笑。
真要说起来,老朱这半辈子才是被马皇后治的服服帖帖。
可话说回来,毕竟是两口子。
一起生活几十年,总也有些磕磕绊绊。
这么算下来,马皇后这话倒也不算错。
“既然母后想知道,等对比评定结束后。
儿臣便选择能和对面大明沟通的奖励好了。”
“你小子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是吧!”
老朱脱口而出,直接训斥道:
“你母后也就是玩笑而已,你小子还当真了。
方才那些奖励你没听到吗?
里面还有国运。
你小子当皇帝之后,不想国运昌隆?”
“儿臣当然听到了。
只不过儿臣当皇帝之后,便不需什么国运加持。
儿臣为皇,我大明定如日中天。
儿臣为皇,国运便在儿臣一人之身。
而且看那对比视频也并非只出现一次,之后有的是机会。
既然母后想看另一个大明的另一个自己,儿臣自然要成全母后。”
看着朱桓霸气凌然的气势。
老朱再一次确定自己没有选错储君的人选。
只不过嘴还是不饶人道:
“你小子还是老实点好。
乖乖选对咱大明有利的奖励。”
“是啊,桓儿。
你父皇说的对。
方才母后也只不过是玩笑话罢了。”
听到马皇后也跟着补充,朱桓虽然表面点头答应。
可心里,却依旧想要和对面的大明建立联系。
如果朱桓没有猜错的话,那个原始大明,便是他记忆中历史本来的样子。
这也就意味着,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今年。
那个大明的太子朱标已然去世。
而那个大明的朱元璋,正在为储君人选发愁。
若按照历史走向,选朱允炆为太子。
接下来便是靖难之役,随后三军溃败,瓦剌留学生。
后来便是沿海倭患,宦官执政,东林党争。
朱桓穿越过来,已经改变了他这个大明的走向。
那也就不介意,再改变一下另一个大明的走向。
甚至!
能到原始大明中去,也说不定。